论旅游风景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http://s13/mw690/006rq3Aqgy716EdvYjG8c&690
一、旅游风景区形象定位的重要性
1、不同景区的旅游资源是各不相同的,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景区的定位一定要自有特色的原则,找到自己的特色,以奇特取胜。另外,准确的市场定位还能为旅游资源众多的旅游供给主体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模式,引导他们的行为朝一个方向发展,确保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3、旅游营销的核心是品牌传播,对于景区而言,是核心吸引力的传播,用旅游界的习惯概念,品牌传播就是旅游形象的传播。因此,品牌的提炼与打造是营销的前提。品牌提炼,必须围绕核心吸引进行,使游客神往,产生旅游的冲动,从而引至旅游产品的购买。
二、现状与误区
景区品牌,更多的时候是景区本身一种特有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不仅是他的知名度,因为他的知名度也许只是市场的。很多人,甚至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对品牌的认识模糊不清。为什么模糊不清主要是因为对品牌的认识有误区。只要认识到了以下几点,对品牌的认识应该可以从本质上来评价了。
国内目前存在名目繁多的品牌评选,如“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十大品牌”、“××年度品牌”,让许多消费者,甚至企业都认为品牌是可以评出来的,企业可以通过各种评选,参与各种大赛建立自己的知名品牌。
实际上,品牌不是评选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品牌的竞争是景区综合实力的较量。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具备四项基本要素:景区的核心价值观、健康的景区文化、卓越形象的传播载体以及法律的保护。拥有这四项要素,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综合素质修养的管理团队、良好的客户口碑和媒介公共关系等等。所以,品牌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最终要通过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
我国每年的广告总收入超过一千亿元,可是绝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很多景区认为品牌是广告堆出来的,通过“烧钱”、大量做广告就可以建立品牌,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在这方面,有许多反面教材可供借鉴。如河南春都集团的春都火腿肠曾一度是全国驰名品牌,但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甚至一度让消费者买到的火腿肠像“面棍”,最终使客户萎缩、销量下降,企业声誉跌入底谷后再也无法挽回。再如,山东秦池酒厂曾斥资3.2亿元买下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并连续两届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与此同时,企业却忽略了经营的基本层面,因生产散酒勾兑的“水酒”而声名扫地,同时巨额的广告投入也使企业的财务运转大受制约,结果企业很快倒闭。
由此可见,品牌需要以企业的综合实力做支撑,如果一味的增加广告投入而忽视景区经营、服务的基本层面,不但无法换取游客的喜爱和信赖,反而会影响景区本身的长远发展,树立品牌也就成了一句空谈。
短时间形成的品牌往往很难实现长久发展。曾红极一时的“欧典地板”在获得一系列荣誉和美称后,为消费者追捧,品牌运作非常成功。但是产品并没有呈现出品牌应有的信誉度,欺骗消费者最终带来的只能是品牌的轰然坍塌。
独特的品牌内涵需要依靠长时间积淀,需要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理念、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经得起考验的信誉度。仅依靠炒作一夜成名,抑或靠仿造冒充他人,都难以实现成功的品牌建设,强大的企业实力仍然是品牌建设的必备后盾。
4、品牌建设不能一劳永逸
和产品一样,品牌也有生命周期,会经历一个从问世、成长到成熟、衰退并逐渐消失的过程。所以,将品牌视为一劳永逸的“铁饭碗”,缺乏对品牌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经营,只能加快品牌的衰落速度。
5、品牌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品牌是景区价值创造过程的最集中体现,但不是景区价值创造过程的全部,品牌仅仅是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品牌资产的创造贯穿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配送、服务等一系列过程,最终体现于品牌之上。
成功的品牌也是景区发展成熟的标志,具备成功品牌的景区更容易受到游客的接受和喜爱。但是品牌不能成为景区的终极目标,如果景区仅仅为了实现品牌去建设品牌,而忽略了景区最基本的接待服务管理,从而导致景区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品质低下,在这样层面上建设出的品牌只能是毫无基石的空中楼阁,最终难以支撑企业的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