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愤》导学案

(2016-10-05 11:05:54)
标签: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分类: 导学案

《书愤》导学案

 

编写人:徐庭东  审核:陈忠章

 

班级____  组名____  姓名____

【温馨心语】

一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二诗界十年靡靡风,兵魂散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把握重点词语,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知识链接】

1、作家及作品介绍(知人)

陆游(11251210),字____,号____。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陆游: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

2、写作背景(论世)——详见《新学案》P15

3、相关典故

1) 塞上长城: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一次,皇帝欲杀檀道济,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2) 出师一表:用了诸葛亮写作《出师表》,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典故。

【自主学习与检测】

1、基础积累【详见《新学案》15页】

2、解释字词

①书:____;愤:____。       ②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

③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             ④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

3、名句赏析【详见《新学案》16页】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2、探究: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拓展延伸——延伸巩固】

民族的脊梁    灵魂的诗篇

过传忠

穿越时空回到和戎南宋。

    要品诗,先要品人,要品人,先要品世。陆游生活的时代是恰逢北宋受辱,南宋靡靡之音响唱不绝之时。正是国破家亡的悲惨处境造就了这个“亘古男儿陆放翁”。“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年近九旬的放翁对于自己的国家依然怀抱许国丹心,至死不渝,然而这又包容着多少爱恨情愁的复杂的感情,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听!放翁的呐喊:“南宋,你何时才能尊严地屹立于世界!”他的声音响彻天地,他的灵魂传承不息。

初涉官场同感幽幽之梦

    早年的陆游才华横溢,初涉官场却屡屡遇挫,二十八岁临安应考,虽有状元之实,却不幸落败。这不仅是科举之试的黑暗腐败,更有他与当局者格格不入的抗战之议,以后发生的一切其实早已在这场失败的考试中初露端倪,注定了他郁郁一生的多舛命运。看,穷山上霜夕的孤灯下,是陆游寂寥的背影,“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有着勃勃雄心却又历经科举落第之痛的陆游怎能甘愿独守这凄凉呢?

珠联璧合钗头凤铸永恒

    如果陆游和唐婉的夫妻情缘因为“恶人情”而夭折,那么他们的爱却因两曲珠联璧合的钗头凤而传唱不息。“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唐婉为爱而泪湿巾帕的背影如何能挥之而去?“晓风干,泪痕残”,唐婉又怎能把千种愁怨,万般委屈道个明白?“难!难!难!”一往情深,始之不渝。爱在守望的痛苦中永恒。

诗思泉涌亲历军旅生活

   四十九岁幸遇知己王炎将军的陆游亲历了最为充实难忘的军旅生活。这一年可谓陆游的丰收季节,潜伏汉中,日行山南,为国效忠,成立关中根据地,誓把中原失地收回。他的豪情壮志在《山南行》中一览无余。平川沃野尽现陆游的坦荡胸怀,青青麦陇尽展诗人的欣慰自豪。

 洞察冷暧穿行田园山水

   陆游的一生失意时多,罢官贬职乃家常便饭,西入巴蜀,寻杜甫故居,追怀百里城,洞察世事冷暖。江岭哀郢,吊古伤今,千古同叹。面对罢官贬职的郁闷,陆游借山水田园释怀。“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万里山峡路,十年千篇诗”,踏破铁鞋的寻觅带给陆游的是灵魂的洗礼,深入乡间田野的陆游对于农民更多了一份深切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是对曲折山麓乡村、好客农家的赞美,却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哲理诗,相信陆游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吧。

 再起再落临川一梦成空

   “报国无门,爱民有罪”。这是陆游沉浮官场的一生的最真实的写照。当他再度被派往偏远地区任职之时,恰遇灾荒,打开义仓,赈济灾民,却惹怒龙颜,被再度罢职,临川一梦终成空。然而坚强的灵魂没有被玷污,虽已没有年轻的体质,却仍然葆有青春的梦想。“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樽谁与同?”陆游何曾甘心过无为的一生,即使“身在沧洲”,他依然“心在天山”。

    陆游的诗词折射的是爱国主义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双重光芒,抒发的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丰富感想,李白与杜甫的诗意叠影,艺术地交错在陆游的灵魂深处。儿女情长深埋于心,而铮铮铁骨正是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一起铭记这灵魂的诗篇。

【反思感悟——整理纠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