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

(2016-06-01 16:39:47)
标签:

教育

分类: 必修3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

                                              制作:王修儒     审核:陈忠章

一、学习目标1.了解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认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与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2.进一步了解鲁迅及小说集《彷徨》。

3.理解典型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析祥林嫂的形象,认识祥林嫂不幸遭遇的社会意义.

二、补充资料:封建秩序——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五常:仁、义、礼、智、信。四德:儒家提倡的孝、悌、忠、信四种道德。另四德(德、容、言、工)。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独学检测

1.作者、背景、字、词、文学常识(见《新学案》第7-8页)。

2.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说明鲁迅小说揭示的社会意义。

(二)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

1.按小说故事情节结构将课文划分(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故事情节)几个部分,写出各部分的内容大意。并在课文中标注。

 

 

2.小说三次写道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可以代表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试找出来,仔细品味,谈谈它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人物形象)

经历

肖像

眼睛

生存状态

(性格与命运)

 

初到

鲁镇

 

 

 

 

 

 

 

 

 

再到

鲁镇

 

 

 

 

 

 

 

 

 

捐门

槛后

沦为

乞丐

 

 

 

 

 

 

 

 

 

 

 

 

总结:

 

 

 

 

 

3.作家丁玲在评价祥林嫂之死时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那么,鲁镇的人们是怎样对待祥林嫂的?这中间显示出什么问题(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环境描写)

 

 

 

 

 

 

 

 

4.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带有特定的思想内容?(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环境描写)

 

 

 

 

 

 

5.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致被旧社会所吞噬。那么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呢?

 

 

 

 

(三)拓展延伸——延伸巩固

1.谈谈《祝福》运用例叙手法的作用。

 

2.举例说明《祝福》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3.《祝福》对鲁四老爷的刻画运用了哪些方法?

 

4.小说《祝福》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反思感悟——整理纠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