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导学案(学生版)
(2016-06-01 16:39: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必修3导学案 |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
一、学习目标:1.了解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认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与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2.进一步了解鲁迅及小说集《彷徨》。
3.理解典型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析祥林嫂的形象,认识祥林嫂不幸遭遇的社会意义.
二、补充资料:封建秩序——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五常:仁、义、礼、智、信。四德:儒家提倡的孝、悌、忠、信四种道德。另四德(德、容、言、工)。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独学检测
1.作者、背景、字、词、文学常识(见《新学案》第7-8页)。
2.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说明鲁迅小说揭示的社会意义。
(二)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
1.按小说故事情节结构将课文划分(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故事情节)几个部分,写出各部分的内容大意。并在课文中标注。
2.小说三次写道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可以代表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试找出来,仔细品味,谈谈它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人物形象)
经历 |
肖像 |
眼睛 |
生存状态 (性格与命运) |
初到 鲁镇 |
|
|
|
再到 鲁镇 |
|
|
|
捐门 槛后 沦为 乞丐 |
|
|
|
总结:
3.作家丁玲在评价祥林嫂之死时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那么,鲁镇的人们是怎样对待祥林嫂的?这中间显示出什么问题(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环境描写)
4.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带有特定的思想内容?(参考《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小说知识里环境描写)
5.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致被旧社会所吞噬。那么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呢?
(三)拓展延伸——延伸巩固
1.谈谈《祝福》运用例叙手法的作用。
2.举例说明《祝福》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3.《祝福》对鲁四老爷的刻画运用了哪些方法?
4.小说《祝福》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反思感悟——整理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