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新裁》节录(九)勇者不惧编(2)见义勇为,勇而有礼

(2018-12-03 09:54:16)

(2)见义勇为,勇而有礼

先秦儒家所赞赏的勇敢,不是一般的行为方式,而是志士仁人匡扶正义的高尚品德。所以他们说,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见义勇为”即被儒家看作是勇德的突出表现。

先秦儒家一再强调,立义以为勇”、有义之谓勇敢”。认为具备了这种勇德的人是“义以为上”,敢于“见危授命”的,所以才会有“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这样的无上勇敢。

孔子认为,“见义不为”是缺乏勇德的表现。荀子把勇敢区分为“小人之勇”与“士君子之勇”。认为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而持义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而把那些“轻死而暴”“勇而无义”的好勇斗狠者,看作是无异于犯上作乱的歹徒强盗。

先秦儒家还把勇和礼联系起来,强调要“勇而有礼”。认为“贵于勇敢者,贵其行礼义。”强调勇德在“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揭示了勇敢既要坚持正义、急公好义、勇于担当,又要遵礼而行、维护公共秩序的深刻内涵。

 

[原文] 

       孔子谓子路曰: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通“逊”,恭顺)以为勇。(《孔子世家.好生》)

[今译] 

孔子对子路说:君子用内心来主导耳朵和眼睛,把树立道义作为勇敢;小人用耳朵和眼睛引导内心,把不顺从当做勇敢。

[原文]

        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礼记.聘义》)

[今译] 

    有好的德行就是有道义,有道义就会勇敢。所以勇敢的可贵在于能树立道义;树立道义的可贵在于有德行;有德行的可贵在于能行礼义。

[原文]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yu,通“约”,穷困)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今译] 

孔子说:见到利益就想到合不合道义,见到危难就能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也不忘平日的诺言,这就可以说是完人了。

[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献出)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

[今译] 

       子张说:仁人志士在危难面前勇于豁出性命,在利益面前会想到是否应该获取。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今译]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勇于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原文]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wù讨厌),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通“避”)也。(《孟子.告子上》)

[今译] 

孟子说:生命是我所珍爱的,道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兼有,那么我宁可牺牲生命也要选择道义。生命是我所珍爱的,如果所珍爱的东西超过了生命的价值,那我就不会苟且偷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如果所厌恶的东西超过了对死亡的畏惧,那我也不会因此而逃避。

[原文]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今译] 

孔子说:看到合乎道义的事却不能挺身而出,这是缺少勇德的表现。

[原文]

     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而持义不ro,通“挠”,屈从),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荣辱》)

[今译] 

       有小人的勇敢,有士君子的勇敢。……以标榜不怕死而残暴凶狠的是小人的勇敢。以仁义在身,不屈服于权势,不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即使全国的人都反对他,也不改变自己的主张,虽然爱惜生命但为了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这是士君子的勇敢。

[原文] 

君子之求利也简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荀子.修身》)

[今译] 

君子对求利之事不过于计较,他对远离祸害早有准备,他对避免耻辱心存畏惧,他实行道义果敢而有勇气。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wù,厌恶。下同)乎?子曰:有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诽谤,诋毁)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zhì,不通)者。

曰:端木赐,子贡)也亦有乎?(子贡曰:jio,窃取)以为)者,)以为勇者,jié,攻击)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今译] 

子贡说: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说:有的。厌恶讲别人坏话的人;厌恶在下位而诋毁上司的人;厌恶勇敢而不守礼的人;厌恶果敢却固执己见不知权变的人。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也有所厌恶吗?(子贡说:)我厌恶剽窃别人成果而自以为聪明的人;厌恶毫不谦逊却自以为勇敢的人;厌恶披露别人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原文]

故贵于勇敢者,贵其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礼记.聘义》)

[今译]

 勇敢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遵循礼义。因此这种勇敢而又坚强有力的品德,在天下太平时,就用于实行礼义;天下动乱时,就用于战胜敌人。勇德用于战胜敌人,就会天下无敌;勇德用于礼义,就会顺利地治理天下。国家外无敌祸,国内又治理得好,这就叫盛德。……如果勇敢而坚强有力不用在维护礼义和战胜敌人上,而用在相互争斗上,那就是作乱的人。

[原文] 

子曰:勇而不中礼,谓之逆。(《礼记.仲尼燕居》)

[今译] 

孔子说:勇敢而不符合礼,那就是叛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