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风如梦

(2025-10-24 11:04:15)
标签:

情感

文化

杂谈

开一盒烟,诉说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感往事。承蒙公众号的编辑垂青,采纳了本人上一篇拙作,有朋友留言说魔都人可以尝试写红双喜和金上海的感受。本人不才,从前是否写过相关主题已经记不清了。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身为文艺青年,生活里的点滴还是可圈可点的。正如手里的烟,每一次享用都会有不同的滋味可以叙述。只是眼下我们生活质量被迫提高了,红双喜渐渐跌落了神坛,化身为贫民阶级的首选。身为上海不太知名的大学员工,生活虽然不会大起大落,但是香烟的选择余地还是颇为有限的。中华虽好,却不是每天都有闲钱享用的。红双喜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正好比爱情,虽然会厌倦、习以为常,却是人间最华丽的瑰宝。

红双喜系列里,特醇和普装版像是孪生兄弟。即使有些许的差别,很多不抽烟的孩子还是很难区分其中的异样。普装版中间图案的颜色是灰白的,特醇则是粉红色,口味也不尽相同。特醇淡雅柔和,让人回忆起初恋的味道;普装版梅子香浓郁,则像是一坛老酒那样醇厚。时至今日,普通的红双喜由原来的十一毫克降焦为十毫克,尼古丁也降低到了零点九毫克。味道虽然变化不大,但老烟民还是能品尝出些许的差别。当年北京的孱孱姐姐品尝过本人手里的红双喜,山东忘年交同样抽过这类美味。褒贬不一之下本人也只有说一句无奈,毕竟忘年交生活困苦,香烟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孱孱姐姐则是饱受生活的压力,眼下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这个星期一的时候,退休的老同事来单位探望笔者,说他家儿子去喝喜酒时拿到两盒硬中华当做喜烟。这位老同事嗜好抽混合型的香烟,所以比较排斥烤烟型的味道。顶头上司燕子姐姐无意间听到本人打趣,扬言这位大叔爱抽外国烟,惹得领导在一边碎碎念,说他是崇洋媚外的孩子。对此我们只有说一声百人百口,不爱抽国烤的朋友还是不占少数的。硬中华对本人来说已经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食材,即使像前文提起过的那样,这款烟跌落了神坛,身为贫苦人家的我辈中人也是甘之如饴的。高中同学老夏说过,再便宜的中华也是魔都名品。而有朋友拿金上海和中华相提并论,说可以平替,本人也不知道有没有道理。所谓的梅子香,始终是海派名烟的特色。

始终难以忘怀命里的这些老朋友,山东忘年交和孱孱姐姐都是本人津津乐道的过往。那时候的笔者穷困潦倒,红双喜为伴是一种困境。现如今的我们手里总是可以拿出几盒中华烟来招待朋友,所谓的生活质量俨然今非昔比了。依然记得那时候的忘年交和蔼可亲,要我好好待他的闺女。而孱孱姐姐则给我带来了无数个欢乐的日子。那一年,本人没心没肺、无所用心地虚度了一段段美好的年华,至今都无法舍去这些美好的记忆。抽烟这个嗜好相伴在下将近二十年了,谁都不知道还有几年可以这么过。成家立业之后,我们还是拿枕边人当做最重要的人为好。这些过往点滴,一如手里的烟云,随风而逝之下也该留作一种回忆,让它们留在内心最深处悄悄祭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饮食之说
后一篇:秋日思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