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日常
(2025-09-22 16:41:00)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开了红双喜,当做这几天的口粮。眼下正值国庆节前,单位里的这些老朋友都在筹备过节时的香烟。书生虽然准备了两条利群硬阳光,家里人却要求本人不要那么张扬,随身带的烟无非是十几块钱的货色。朋友开玩笑,说中华、硬阳光属于节日,红双喜则是生活。这类特醇红双喜在我们单位的教育超市卖十一块钱一盒,和之前抽过的白沙精品二代一样。物业公司的老刘总是问我为何选择这种烟,本人也只有如实相告,说因为便宜。对书生来说,有烟抽就不错了,十块钱一盒的点心本人不那么感冒,这个价位的香烟却令我欲罢不能。而那一天看到单位里园林科的大叔买了红色的黄果树,显然比红双喜低了一个档次。本人除了同情,别的还真是无法表述。
中午的时候,原本保卫处的头头老王来单位看望我们领导,书生拿了红双喜出来招待,这位老朋友婉拒了,说自己刚抽完一根。本人打趣道:“是不是觉得这款烟太孬了?”老王矢口否认,说这款红双喜有一丝丝的奶油味儿。这样的评价令本人大跌眼镜,毕竟特醇红双喜属于枣香味儿,而奶油香则是外国烟的特色,尤其是小日本的烟,总是以这类口味著称。前一阵子,书生晒出了日本的和平烟,说这是日混,朋友们却说本人弄错了。他们认为十毫克的铁盒和平是烤烟型,毕竟数据摆在那儿。对此本人也不知道孰是孰非,毕竟十毫克的外混也是比比皆是的。而书生把特醇红双喜定性为国烤,这种评价总没有错吧?即使八毫克的数据偏低,也是备受我们追捧的美味了。
物业公司的老刘,和书生是好朋友。去年的时候给了他一整条的特醇红双喜,算作是报答他每次都替我们应付工作的回报。这位老刘从前都选择泰山望岳作为口粮,同样是八毫克的焦油量。只是本人觉得,不是望岳抽不起,而是特醇更有性价比,淡雅柔和的香味两者可以相提并论。至于说书生为何痴迷于红双喜?无非是因为当年实习过的物业公司,领导吩咐我买烟的事情已经老生常谈了。只不过红双喜特醇属于冷门产品,原来比普装版的贵五毛钱。现在特醇反而比最常见的那种便宜,让人纠结这种烟会不会最终退市。不管怎么说,特醇承载了本人一段段无法磨灭的回忆,就像迷恋爱情一样,令我无法自拔。香烟入情,自然是百转千回了。
过去在我们单位当值班员大叔的周师傅,眼下成了自由职业者,依靠粉刷功夫替别人装修屋子。这位老师傅总是抽红双喜,普普通通的那一种。书生曾经拿了特醇给他抽,这位周师傅婉拒了,说这类烟没劲,不好抽。书生自认为抽低焦的烟比较健康,这种强词夺理的理论多少显得有些自欺欺人。低焦烟不杀瘾,每天总是会多抽几根,所以历来被家父视为歪理邪说。“儿啊,你应该学我戒烟,不然老了就容易百病缠身。”家父谆谆教诲,本人还是要听几句的。手里的红双喜依旧美味,书生却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分发、自抽之下,一天一盒烟还是令人侧目的。邻居老伯伯今天早晨见我吞云吐雾,要我戒掉这个坏习惯。这种建议书生只有嗯嗯啊啊地答应下来。减少烟量是当务之急了,不然哪一天真查出来什么疾病,还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