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的回忆
(2025-09-17 13:16:35)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昨天晚上的事情了,终于联系上了同事老张,一起坐在老宅子附近的小花园里,聊了聊最近的境遇和感叹。这位老朋友从前饱受诟病,很多人都说要我离他远一些。可是书生是个缺朋友的寂寞中年人,有这样一位脑袋不好使的同事,茶余饭后陪我谈谈心抽抽烟,也是不错的选择。开了一盒白沙,和老张分享,这种烟虽然饱受诟病,说精品系列一代不如一代,可是本人却甘之如饴。精品一代在上海很难找到,书生又是怎么选购来的?这个问题由于相关政策不便,所以不能公开。不过这种烟味道不错,淡雅柔和,一如印象里爱情的气息。朋友打趣,说本人抽上喜欢的香烟就会想起爱情。这种玩笑话,书生也只有一笑了之,暗道一声惭愧了。
那一天,书生掏出了这种精品一代招待物业公司的同事老刘,扬言说这是十二块钱一盒的廉价货。他觉得这么好抽的烟不可能是十几块钱就能买到的,说这种烟起码二十个大洋一盒。庆幸这位老朋友没让我代购两条,不然本人就得揽下一桩不情之请了。家父要我别轻易让朋友代买香烟,毕竟这么做需要承担相印的后果。本人除了听从老爹的教诲,也别无其他方法说服他。没事抽抽本地出售的香烟就够了,别的产品就只能当做过往云烟,看看就够了。八毫克的焦油量,对书生来说偏淡了一些,同事老张还纠结理化指标到底意味着什么。本人也只有和他解释,说中华的理化指标就高一些,味道也香浓几分。只是中华属于奢侈,这种白沙则是日常生活了。
说到白沙烟,书生不禁想起了专升本时期的老同学小曦,他就嗜好抽软盒的白沙。那一年,这类最廉价的白沙烟卖四五块钱,属于我们贫民阶级的消费标准。小曦家境优厚,可是口粮却仅限于这种烟,在本人看来算是谦虚低调的典范。这位老同学性格直爽,口无遮拦,曾经开玩笑要书生请大家吃饭。本人答应了这么个要求,只是那一顿饭连自己都觉得抠抠搜搜的,菜没买够,酒也让人提不起精神。唯一的亮点是本人给小曦买了一盒白沙紫和,当年超市里卖二十一块钱。小曦说这款烟无甚可取之处,就是价格贵了一些。在他眼里,软白沙性价比更高一些,适合我辈中人。本人觉得他是在替我省钱才这么说的,一份浓浓的人情味溢于言表,令人回味无穷。
始终无法忘怀那一年,陪大辉妹妹一起玩的日子。她也是湖南来的朋友,算是小曦的老乡了。我们俩在世纪佳缘上认识的,这家神奇的网站虽然鱼龙混杂,可也让我遇到了很多值得交往的朋友。当年的本人穷困潦倒,却庆幸有白沙软珍品为伴,这款烟被书生视若珍宝,多年以后的今天都难以忘怀其中的美味。某一天,书生就揣了一盒软珍品陪大辉妹妹逛街,并向她展示了这种湖南特产。虽然她在我面前从不抽烟,但是据我所知这位湖南女孩在社交场合还是会抽两根的。忘不了她陪我一起吃过的素菜馆,也难以忘怀唯一一次给她买的马甲,还是一件地摊货。至于说这些年陪伴我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白沙烟,同样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