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粮说
(2025-09-09 12:13:36)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这一期还是谈谈利群的故事,多少显得有点炒冷饭。不过这样的烟眼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也算不上什么稀罕货了。读大学时,那一位人高马大的朋友就塞了一盒利群给本人,说是出门在外的标配。可是这位老同学自己只抽几块钱的烟,显然是把好东西留给我了。回想起那一段读专升本的日子,本人抽过红山茶、白牡丹,红双喜都成了自己难以奢望的品牌。当年十几块钱对本人来说算是不少的钱财了,甚至是工作以后也觉得最便宜的白利群是极品。同事大叔老吴拿白利群当口粮,我还觉得他是个厉害角色。现在的本人即使还没改变穷困潦倒的生活局面,可是抽利群对我来说俨然不属于难事了。
还是读大学期间,实习单位的丁总和王总,就嗜好抽红双喜。在本人看来,这样的口粮已经不错了。当时丁总老是让我给他买烟,家父还颇有微词,说自己身为堂堂单位领导都没让我这个臭小子给他买烟。这些小事我并不介意,毕竟人在江湖总需要应付一些不得已的事情。而利群烟属于我的白月光,始终难以磨灭其中的美好味道。眼下的丁总和王总是否会抽上利群烟?这个问题本人无法解答,但他们两位领导的生活水平肯定是提高不少的。即使身为不中用的小年轻,当时颇受领导们的关爱和肯定。丁总评价说本人是个实在人,安静随和,不会闯祸。谁也不知道为何后来的笔者会与部分人产生些许的争执和吵闹,但正如我和大嫂说的那样,老实人也是有底线和尊严的。
几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表姐和她家那位还没有闹掰,两人感情挺好。这位小姐夫给书生准备过一盒烟,赫然便是白利群。虽然这盒烟被拆过了,但是支数没少,二十根香烟我一股脑全抽完了。家里人总是觉得这件事不那么近乎人情,毕竟在他们眼里拿拆封的香烟送人多少显得有点无礼。家父要求本人别和表姐走得那么近,因为这位亲戚做人欠缺一些基本原则。当年她来舅舅家做客,央求本人给她买一个大蛋糕,点名要巧克力慕斯。书生自然是委曲求全地照办了,舅妈大人还在一边碎碎念,说表姐这是敲我竹杠。书生对此也只有勉强笑笑,看在她昔日待我不错的情份上才照搬的。若非有她,书生想熬过小敏离我而去的日子恐怕会有点艰难。一盒利群,足见人心了。
眼下,本人偶尔抽一抽长嘴利群,显得美味有余。硬阳光的过滤嘴也短不到哪儿去,家父开玩笑,说这两款烟的过滤嘴有一米长。昔日在本部门任职的同事小蒋声称,利群烟燃烧速度过快是一大劣势,可是其口味是无可替代的。书生那时候陪老婆大人在杭州徘徊,就想过寻找硬阳光的影子。浙版的老版利群很难寻觅,毕竟这种美味投放量太少了。原以为到了杭州就是浙版利群的天下,没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天真如我只能拿硬阳光来打打牙祭。买回两条烟,够我抽十天半个月了。国庆节期间若是有缘陪高中同学老夏一起游玩,这一盒盒硬阳光就当做口粮陪他一起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