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
(2024-06-25 14:15:22)点一根红双喜,抽的是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怀。都说爱情如烟,习惯了一种口味便不再挑剔,专注于这一种所谓的品牌。就好像老同事范叔叔的邻居老奶奶,抽了一辈子的红双喜,身体依然硬朗,活到九十多了还能陪范叔叔吞云吐雾。范叔叔口粮多变,也难以琢磨他的口味,书生总觉得他也是个尝百草的行家。记得那一年,范叔叔总是沉迷于软短大前门,说这款烟虽然溢价严重,但是能抽出中华的味道。书生也不知道这个逻辑有没有道理,反正大前门属于一代人的记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情。一如保险公司的同事小妹说过的那样,每逢超市进烟日,门口都会排着一堆老人家,指明要买大前门。这款烟的人气,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还是那一年,书生准备陪老婆大人回她的徐州老家游玩,正犹豫该带什么样的口粮去见亲朋好友和大舅哥。老婆大人说,就带软短大前门吧,她父亲在世时就好抽大前门。书生没采纳她的意见,毕竟大前门属于书生一段伤感而又回味无穷的回忆。那一年初恋时,书生走投无路之下,只有这几块钱的大前门陪伴。事后女友小聂也没跟我在一起,所以大前门在本人眼里见证了书生的感叹。眼下,这款十八块钱的大前门比起从前几块钱一盒的廉价货算是改善伙食了,而书生去徐州时更愿意带中华烟,毕竟身处魔都不拿两盒本地的特产实在不好意思陪老婆大人回娘家。而昨天在单位的教育超市选购这款烟时,店员还问起书生为何要抽这个。书生自嘲:“因为我又软又短啊!”偶尔冒坏水,也被店员善意地嘲笑了一番。
普装版的红双喜降焦了,口味也变得更为淡雅柔和,很多朋友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书生也觉得降焦虽好,却容易多抽几根,所以说这种行为也算是令人捉摸不透的道理。不过书生最推崇的红双喜特醇依然是八毫克的数据,即使被朋友们誉为另类,同样属于一如既往的美味。高中同学老夏总是说书生品牌忠诚度偏低,可是他不知道书生心里就喜欢特醇红双喜,就好比这位老朋友钟情于金上海一样。近阶段的老夏,见我时都享用五花八门的品牌,有泰山望岳,也有七匹狼银灰,反倒是书生总是能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特醇。老夏开玩笑,说这款烟对男性不那么友好,容易造成一些困扰。书生却没遇见这样的困境,也许是因为夫妻相处久了,关系也变得纯洁异常了吧!
无论是大前门还是红双喜,都是魔都的特产。一段段回忆有心酸,也有遗憾。依然记得当年学校门口的那一条街道,开了很多杂货铺,书生曾经光顾过一家小店,店家兜售的特醇红双喜还是出口给阿拉伯世界的产品。已经忘了那一家店叫什么名字了,反正书生很怀念那一段青葱岁月里的点点滴滴。顶头上司燕子姐姐说了,当时的书生刚来单位工作时,还是个青涩懵懂的小伙子。而书生却和特醇红双喜为伴,即使人来人往,缘聚缘散,一切的一切都没走远。朋友还是那么几个朋友,烟还是那一款烟,只是分分合合之下,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至于说书生,眼下是成熟了还是油腻了?这个问题就留给朋友们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