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小记
(2024-01-01 15:10:48)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感冒,打击得书生数日都提不起精神。记得那一段刚刚放开的时候,本人中了新冠病毒,发烧发到四十摄氏度。这么糟糕的情况下,书生还是对香烟念念不忘,去医院的路上依旧带了半盒红双喜以备不时之需。二零二三年的元旦还是在家里度过的,没胃口享用大餐,也没力气出门走走。庆幸当时的有关部门塞了我们不少的慰问金,说是补偿我们在封校期间的辛勤付出。所以那一个新年,书生过得比较富足,选购了不少的年货,有烟也有酒。老爹也很高兴,他老人家总是在朋友面前吹嘘,说自家儿子总是把工资和奖金尽数转给他。虽然书生每月的花销都会超支,不得不靠年终奖金来补充,但是老爹眼里的本人还是值得表扬的,他总是说谁家的孩子博士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家里蹲的情况很严重,都没一份像样的工作。所以书生干了十五年的工龄,也是家父津津乐道的事情了。
这一次的年终奖励,比前一次少了三千多个大洋,不过这笔钱财还算是为数可观的。领导提前和书生打过招呼,说这几年大环境不好,所以奖金打折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在本人眼里,即使今次的奖金少了一些,可是依然值得书生嘚瑟一段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还是可以让本人多抽一盒软中华的。至于说这一次年货,书生选购了一条特醇红双喜以及一条七星风蓝,算是简约的选择。家母说书生这么选择香烟算是学会节俭了,前两年时,本人巴不得一口气花完所有的奖金,百元档的烟总是一条一条地选购。至于说前几年买的美酒,时至今日都没舍得打开喝。那一瓶波尔多产区的红酒花了我一百五十块钱,书生觉得自己迷信所谓的法国法定产区,自认为那儿出的红酒最为珍贵。至于说这款酒到底哪儿好?本人还是喝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小酌怡情,豪饮伤身,酒这种东西还是浅浅地喝两杯为妙。
昨天的事情了,高中同学老夏找书生玩,本人却抱恙之下,只能陪他吃一顿馄饨。他对松江那儿的天马山仰慕已久,本来是想带书生去爬山的。这样的转变,本人觉得值得庆幸,毕竟每每和老夏出门游玩,他总是对上海动物园念念不忘。在老婆大人的眼里,一成不变的生活是不那么合适的,总得有些变化才值得我们推崇。只不过昨天书生咳嗽,精神状态也堪忧,是以传说中的天马山也没去成。但老夏心疼书生之余,也计划着这个周末一同前往这处所谓的圣地游览。新年了,登高寓意着事业、生活步步高升,算是讨一个好口彩。这种美好的想法虽然只是停留在期待上,但是元旦节这天书生轮到了值班,算是上苍眷顾了本人微薄的收入而降下的好运气。这种好运是否预示着今年事业的红红火火?即使一天三百多的加班费,算不得太多,也足够本人请朋友美美地吃一顿了。
新年了,有烟有酒的日子也令人称羡。二零二三年年底的事情了,那一位来自于贵州的小妹兜售了两箱酒给书生,都是所谓酱香型的稀罕货。分分发发地送出去一箱,余下的酒都给老爹准备的。家父说不需要书生出面替他买酒,但是送到他手里,老人家还是愿意品尝几杯的。而书生自认为不擅饮酒,白酒自然只能送给有缘人,红酒和黄酒本人还是愿意尝试一下的。家里三瓶红酒里,有两瓶是自己选购的,另外一支是老领导王老师送给我的。这些美酒足够我度过一个美好的寒假了,至于说那些朋友是否有机会来陪伴书生游玩、用餐?就看这些老朋友是否能吃得简单的饭菜、去往那些亲民的游玩场所了。不仅是高中同学老夏想到了本人,表姐也希望书生去陪她享用大餐,这位爱吃日料的好姐妹同样需要好好招待。过完元旦,就是万众期待的寒假了。书生烟酒老友相伴,也不会寂寞吧!新年小记,分享给大家的同时,也期待朋友们新年新气象,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