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人民币
(2023-12-27 14:49:59)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一盒盒红双喜,陪伴书生度过了这一段年关岁末的日子。虽然过两天就要发年终奖励了,根据部分朋友的观念,可以提前消费,买两盒百元档的烟来犒劳一下自己,可是在本人看来,人不能忘本,该选哪种口粮自己心里最清楚。虽然书生这十几年里工资上涨不少,年底的奖励也为数可观,但本人实在属于平民阶级,十块钱左右的烟在书生眼里就是奢侈品了。就像当年的金上海,书生拿去了同学冕冕的生日会上嘚瑟。这种平生第一盒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记忆犹新的美味。金上海凶悍,不是书生的首选,所以后来的本人投靠了特醇红双喜,难以忘怀其中淡雅柔和的味道。一如当年的小敏和小聂,究竟谁是本人的初恋?就像书生对于香烟的偏爱,始终没有定论。
说到红双喜,百顺就是一款非主流海派名烟。这款红双喜也是十元档,原本是好奇之下才选购了这种特殊的口粮。这款烟原来的理化指标几何?书生也忘记了,反正现在归类为十一毫克的焦油量,和本人最偏爱的八毫克还是有点偏差的。不过这种百顺红双喜讨了一个好口彩,所以大学同学海龟结婚时就选了百顺作为喜烟。而家父也一度迷恋百顺的美味,拿来当做长期口粮。书生看待这款烟还是颇有几分感叹的。毕竟书生和家父相互递烟算是一种业余时间的玩闹,谈恋爱不顺利时,也无赖地蹭过老爹的百顺来解决一时的烟瘾。眼下,老爹戒烟了,海龟的婚后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书生却忘不了十元人民币一盒的百顺,毕竟亲情和友情都是不可替代的人间温暖,值得本人津津乐道。
依然记得当年专升本时期的同学小曦,爱抽白沙,专门抽四五块钱的那种软盒白色,算是一种独特的口味。那时候的书生和小曦都没钱,所以十块钱对我们来说是两盒烟钱。而书生自认为读书时抽烟不光荣,只有等工作了才有资格来享用这种美味。是以后来的本人,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差事以后,才渐渐和老爹、高中同学老夏一起吞云吐雾。前两天,有幸找到了十块钱一盒的精品白沙,本人高高兴兴地选购了两盒回来抽,算是忆苦思甜。回忆里的小曦,又会不会对这种烟抱以诟病?反正当初他是个性格直爽的小青年,敢于指出书生选的白沙紫和不好抽。至于说湖南来的大辉妹妹和本人打得火热时,书生抽七块钱一盒的软精品白沙烟,属于一段难忘的经历。时至今日,十元档的回忆依然是一段火热岁月的点滴了。
读本校大专时,书生曾经充当了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的志愿者,相关单位给了我四百个大洋的奖金。本人兴高采烈地请朋友吃饭,依稀记得少爷当时陪我吃的十块钱一份廉价套餐。虽然书生觉得拿不出手,他却认为这套牛排商务套餐是人间美味。眼下的书生,即使有心寻找当年那些点滴,怎奈物价飞涨,再也寻觅不到那一款款人间极品了。那年,书生的梦想是能够像大奖赛期间获得的奖金一样,每三天就能弄到四百块钱,现如今这个梦想算是实现了。不过在笔者眼里,每月四五千的工资实在是提不起精神,养家糊口都费劲。十块钱一盒的香烟,始终陪伴本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所谓平民,书生只是这茫茫人海里的一员。追寻其中的美好,也是我辈中人的职责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