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2018-07-04 14:27:44)
标签:

教育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学习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

【学习难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   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  画面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了解蝙蝠和雷达。

(出示蝙蝠图片)

同学们,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出示雷达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

(二)熟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全文。

2.认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关注“蝇”“揭”的写法。(2)学生书写。

(三)概括内容,质疑问难。

1.抓住要点,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并用连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针对内容质疑问难。

同学们自己读读主要内容,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从以下方面提问题:

(1)蝙蝠夜间是怎样飞行的?

2)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3)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四)依据问题,顺学而导。

感悟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1.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交流感受。

探究蝙蝠探路方法。

1.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交流。

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4.明确蝙蝠的探路方法。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如何探路的呢?

2)边交流,边演示。

3)知识拓展。(蝙蝠的嘴巴和耳朵的作用)

4)比较下面的句子,看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理解飞机夜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八自然段,思考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

1)边交流,边演示。

2)通过比较,理解飞机夜行与蝙蝠探路的关系。然后完成课后的填空。

(五)总结全文,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由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了解仿生学。

2.交流人们从生物身上受到的启示。

3.好书推荐——《神奇的仿生学》。

[课后练习]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阅读《神奇的仿生学》。

[板书设计]

          飞机夜间安全飞行?    提出问题

 

蝙蝠和雷达  三次试验              分析问题

 

            发明雷达              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