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复习课的导入策略》教学反思
(2017-08-07 08:08:35)
标签:
教育 |
复习课一般是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进行的,也有在期中或期末时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弄清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查漏补缺,消除疑难,并能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由于受到升学、绩效、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对复习课大多是直接入题,讲到哪里算哪里,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有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这种复习课教学任务重,密度大,学生的精神被迫高度集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甚至学习效果下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有必要重新看待复习课,尤其是复习课的导入环节,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小学阶段,复习课以语文园地的形式为主,以专题归纳为辅展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对事物的概括能力不强,难以抓住事物的规律和内在联系。因此在复习课上需要教师帮助其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复习课的导入作为复习课的开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复习课的顺了进行定下基调,导入复习课的方向。根据复习课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导入策略,直接影响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1、语文园地的复习课导入
语文园地是对一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及拓展课外知识,知识的呈现形式多样有趣,主要让学生掌握单元的重点知识并学会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导入可从单元提示入手,让学生再次学习单元提示,明了单元的主题,再带着主题进入语文园地的学习中。在教学中具体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找出单元主题和单元的学习要求,并能帮助学生简单回忆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最后教师板书知识框架,学生补充完整。这种导入方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回忆已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在归纳知识点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
2、专题的复习课导入
专题的复习课具有的知识针对性,要求导入也要为学生揭示主题,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复习之前,头脑中形成主动关注主题和复习目标的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