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019-03-18 16:56:42)
标签:

文化

分类: 人生

养生之道

2019.3.17

 

养生之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养生在于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整,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特别注意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包括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等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健身活动。多融合自然养生文化和武术文化等内容。

5.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祖国中医博大精深,现代不少人转从大自然中寻找健康。五行五味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辨证思想。从今天营养学的观点来看,也不得不叹服我们的祖先在吃的方面的智慧,在今天现实中也有很好的养生指导意义。

中医认为:自然界春生夏长,秋储冬藏。人也需顺应四时的变化而有重点的营养保护我们的五脏。提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养肾的观点。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

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节性。

从食物味道来说:

肝属木,喜酸,酸味食品有益于肝脏。金克木,肝脏不好忌辛辣。

心属火,喜苦,苦味有益于心脏。水克火,所以心脏不好的人忌食咸。

脾属土,甜味食品有利于脾胃。木克土,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忌食酸味的食品。

肺属金,辣味食品有利于肺的健康,所以肺不好的人可适量吃一些辣的食品。火克金,肺不好忌吃苦味的食品。

肾属水,咸味的食品有利于肾,土克水,所以肾不好的人不要吃太多甜味的食品。

从食物味觉来说:

咸多伤心;酸多则伤脾;苦多伤肺;辛辣多伤肝;甘甜伤肾,五味之中,咸味又能凝血滞气,伤人更甚。试看:豆腐用咸卤水一点即成豆腐,禽兽血液遇咸即凝成块。所以,多食咸味的人,颜色枯槁,脉络壅滞。

从食物颜色来说:

青绿色的食品补肝,所以,肝脏不好的人,可适量的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和瓜果。

红色的食品对心脏有利,心脏不好的人,可以吃一些草莓、西红柿、樱桃等等。

黄色的食品对脾胃有利,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可吃一些黄色的玉米粥、小米粥、南瓜、大豆制品,等等。

白色的食物有利于肺部的健康,所以肺不好的人,可吃一些杏仁、百合、薏米等等。

黑色的食品有利于肾脏的健康,黑豆、黑芝麻、亚麻籽等等有利于肾脏的健康。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为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例如,甲需要重点形体养护;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一律改变某种饮食结构,或一律静坐练习气功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养生需要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进入小康生活,如何养生呢?

首先要明确自然养生的目的,人之生存,总有生死,养生并不是怕死,是要一个健康的生命,自然有了健康的生命,也会长寿。讲究养生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正在拼搏,还顾不上这些,当然自然养生并不是只老年人的事,年轻人也很重要,年轻人不惜力气,超负荷的工作,到老了落下一身病,这就不是自然养生。当然养生并不是不干活,不工作。是要劳逸结合。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都要讲究养生。年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老年人有了健康的身体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会给家人增加负担。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讲究养生。辨证施养很关键。

养生先养心。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对他人多着想。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达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当然不是不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有目标努了力就可以了,胜不骄,败不躁。比如你总想比人家过的好,过不好也不能去上吊。能人背后有能人,追求过高了,一辈子也达不到。养心要勤用脑。养心不是什么也不想,脑子不用就痴呆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当然用脑过度也不是养生。

养生要养体。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力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但不能过力,过力了就会积劳成疾。当然体育锻炼过力了对身体也会有害的。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养生要合理饮食,保证身体的需求。人体需要各种物质,不能偏食,不能过饱过饥,人缺少了哪方面的营养对身体也不利,过多供给了营养,造成了体内某物质的堆积对身体也不利。所以饮食要全面适当。

养生要维护身体的健康。人的身体就象机器一样,要不断的维护和保养,要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有了毛病就要修修,先是预防为主,一旦有了疾病就要抓紧治疗,只有去除了疾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养生要注重养脾胃和肾。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肾藏精生髓,是人体生命的精华,肾衰退了,人体就要衰老,脾胃运化是供给人体生命需要的源泉,所以要注意保养脾胃和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