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2021-04-01 17:59:44)

课题开展已将近半年,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现将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如下:

1.前期调查问卷,宏观把控,细致定位

为了宏观把控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喜爱程度和阅读现状,帮助后期课题开展提供一定指导。考虑学情,由于阅读教学主要集中在高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是学生卷。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详细的问题来反应学生现阶段的英语阅读学习情况。

前期调查问卷是我们课题研究路途中的方向标,了解学生,走进学生,让数学绘本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为服务!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2.  阅读、借鉴、成长

不断进行文献学习,并记录下学习心得,将自己的灵感及时的捕捉,为课题的正常开展做好准备!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我学习了董世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文中讲到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程度、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并根据阅读材料的形式和内容,采用分层次教学的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的分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层次备学生。2.分层次备课文。3.课堂教学层次化。4.阅读检测和评价方式上的层次化。精读泛读层层递进,校内校外相结合。总之,任何教学方法,只要是对学生身心及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就可以为学生所用。“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教学中只有真正发现,发掘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这才是分层教学的真正目的。

我领悟到:我们学校的生源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先天素质存在差异,家庭环境的因素影响更大,并且这种差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只按照一种模式,用一种要求去教阅读课,不仅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对落后生更是不公平。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基础和关键,因此就要实现学生最大化的学习效果,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分层教学法在目前的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崇,它是在承认学生个体能力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分批教学方法。这给我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启发很大,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乐于开口表达,从而提高英语成绩,那么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势必能起有到良好的作用。

3. Pre-reading(阅读前)中的分层教学。

(1)学生的分层。我认为与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到英语阅读课堂的快乐,逐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并且在划分小组时,我没有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简单得将学生划分为好、中、困组或者ABC组,而是用他们较为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来命名,如将A组学生命名为“美羊羊”,B组学生命名为“喜羊羊”,C组学生命名为“懒羊羊”。A组学生英语基本功扎实,学习态度积极主动,乐于表达,接受能力强。B组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一般,接受能力稍差,成绩不稳定,在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上较A组稍逊一筹。C组学生英语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词汇量小,羞于开口表达。(以下简称ABC组)

(2)教学目标的分层。分层教学法应用的前提就是制定教学目标方面的分层,目标分出层次、级别,这样教师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比如在教授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esson18 Three Kites in the Sky》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次:A.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并表演故事。B.通过整体感知语境,看故事,跟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句子。C.通过看故事、读故事等方式,了解故事,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单词。以上三个能力目标就分别对应三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各得其所。

以上两个分层体现在Pre--reading(课前阅读)中,这为分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教学活动稳定、顺畅展开。

4. While-reading(阅读中)中的分层教学。

1)课堂导入的分层。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小学生尚未形成较强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单刀直入地导入新授内容,很多学生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阅读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充分利用实物教具、图片、影音资料等多种方式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得兴趣,为阅读课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冀教版六年级上册《Be Safe On the Way》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动画片《变形警车珀利》中的一段动画,动画的内容讲的是在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发生危险。动画片的内容与本课教学主题一致,并且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全体学生对学习本科课文产生了兴趣。在观看第二遍动画时,我适时提出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A层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动画的主题内容,并能够简单复述故事。B层学生大体理解动画的主题内容,了解重点句子和重点词汇。C层学生感知动画主题,逐渐提高阅读学习的兴趣。分层次的导入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为阅读课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课堂教学的分层。阅读课教学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关键,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我在阅读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的设计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做到时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听课文录音的环节,我对A层次学生要求他们能够用英语完整、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B层次的学生可以用英语简单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掌握课文的关键词,即使出现语法错误也没有关系。C层次的学生能够粗略感知课文主题,甚至可以用中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冀教版六年级上册《The Snowman》为例,在听课文原声录音前,我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是:1.Do you like the story?  2.Why or why not? B层次学生的问题是:1.How does Johns mother feel? 2. What will she do? C层次学生的问题是:1. Can a snowman skate? 2.Why is the snowman sad?

在阅读课文的这一环节,我依然会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A层次学生能流畅地通读课文;B层次学生除新授词汇外,能够通读课文。C层次学生能就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朗读。

在问题设计环节需要提出的是,在课堂讨论中,我依据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安全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我依据班级人数把班里学生分为8人学习小组,每组中有A层学生2人,B层学生4人,C层学生2人。待教师提出问题后,小组内进行讨论,积极思考,彼此交流,取长补短,最终顺利解答问题,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同样,也可以组际间开展竞争,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沟通与互动,提高语言能力。

另外,在新授完课文部分后,基于课文内容,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拓展也是每次英语阅读课的重点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同样依据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以《The Snowman》为例,在拓展环节,A层学生要求能够利用上下文、图片和已有知识来模拟John和其妈妈的对话,创设情境,自编对话。B层学生要求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语气,任选图片为其配音,并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配音员。C层次学生要求有感情地跟读故事。

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在各个环节设计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去完成任务,获得学习成就感,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5. Post-reading(课后阅读)中的分层教学。

(1)作业的分层。分层作业是Post-reading中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不同,为巩固所学内容所设计的作业也应该不同。为A层次学生设计的作业应该以突破自我,实现能力的不断攀升为目的,鼓励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英语能力的提高和延伸。为B层次学生设计的作业应该基于课本,以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满足感。同样B层次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是也可以尝试完成A层次的作业。为C层次学生设计的作业应该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保证其掌握基础知识,使得其获得成功感,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三种层次的作业对应的是以下三类学生。

A

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基础扎实,在英语课本之外,能够自编自主创新内容,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比较强,且有超前学习愿望

B

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能够独立且流利地朗读课文,甚至能够背诵全文。

C

学习习惯差、学习有困难、基础差、朗读有困难。

 

(2)评价的分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以简单的对错和单一的打分制为唯一方式。那么单纯的等级制(ABC)也往往起不到评价的效果,使得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更加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因此,依据新课标,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特别保护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所以,我采用了“等级打分制+指导性、激励性评语”的方式给学生以评价。“等级打分制”就是指在ABC等级后面记分,如A98B96C92等等。“指导性、激励性评语”主要有Good! Great! Well done!使得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功感。另外还有一些指导性的语言,如Try hard! Come on! 等。

同时也可以加入简笔画,如大拇指、笑脸、星星等,这样更加贴近学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

    分层教学法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学习的目的还在于交流和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使每一位同学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对于分层教学法的研究没有止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面临许多问题,我会继续深入探讨,争取为英语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