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莫干山
莫干山别墅群422号讲述1897年创建的商务印书馆的故事
莫干山别墅群422号(白云4号楼)坐落中华山东坡,旧称杭县路,始建于1924年。曾是我国出版业老字号商务印书馆(创建于1897年)创建人之一夏瑞芳旧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为上海疗养院驻地。假如不是我从白云饭店后一路摸过来,误打误撞进了其后的这处别墅密集区,会与这幢既有历史感旧居擦肩而过。由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统计莫干山250幢别墅至今因故没有挂牌,暂时尚无法说清楚的别墅前世今生处还会有不少,因为,我一路走来,见前几年标注要将某一别墅改为文博展出场所者已不在几幢。没准儿,这正是未来莫干山极具吸引力之地。
(摄于4月5日12时02分)
人生地不熟,待我从位于中华山东坡莫干山别墅群422号(白云4号楼)商务印书馆创建人之一夏瑞芳旧居的坡上,下至一处草丛间石雕之地有点儿晕菜,直到走至正门才醒过神来,这里叫“十二生肖园”,家人属猴,我属马,糊里糊涂到此,给各自的属相留个念想,总该明明白白。离开时想:作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十二生肖园已有着百年存在感,管理方以简洁文字或借助现代科技给此园留个前世今生,总比一如我这样的游客蒙头瞎撞要强得多。
(摄于4月5日14时01分)
相传当年莫干山开山老祖莫元搭救的仙鹤为报答救命之恩,将为非作歹的鲤鱼精啄在口中,让其不停地吐水缓解当地的旱情。据载,清光绪年间,西天知医者,常汲此泉验之,谓“无微生物,虽冷饮可无河鱼之疾,洗濯夹衣,可洁白如恒”。经验样分析,水质优。啄鹤泉常年不竭,为山中众泉最佳。如今,被鹤啄的鱼嘴里仍有水流出。对于游客来说,被类似这样小景点吸引着往前走,望远想就是乐趣之一。
(摄于4月5日14时22分)
位于芦花荡公园内有莫干山碑林,见《陈帅诗碑亭》及书有陈毅元帅写于1960年冬夜诗作《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摄于4月5日14时41分)
入口处“莫干山碑林”五字乃沙孟海所提。碑廊依山而建,迂回曲折,步步拾高。碑林集全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舒同、赖少其、关山月、费新我、陈从周、苏局仙等45幅翰墨。

(摄于4月5日14时24分)
湘人李泽题写的“清凉世界”,可谓以书法为莫干山只作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闻名遐迩“点题”。
(摄于14时29分)
芦花荡为山中最大人工园林,相传开衫老祖莫元曾携女莫邪结庐于此,培植芦苇,行医治病。清末民国初,莫干山辟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芦花荡是山中最佳的“消夏湾”之一。莫干山三胜中有泉一胜,芦花荡的鹤啄泉又为名泉之冠。芦花荡景观由鹤啄泉、鹤池、芦荡、开山老祖塑像、花毛竹和富有民俗情趣的十二生肖园、集当代名家书法之大成的碑林及陈帅诗碑亭等在山谷间奏响了自始至今由传说、史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遥相呼应的“交响曲”。
(摄于4月5日12时52分)
莫干山别墅群507好(6号楼),史称“伦敦会”,1904年由英国人始建的老字号别墅。该建筑实为英美两国基督教差会掌控并驻足,先后有美国的“浸礼会”、“女工会”、“安息会”,英国的“中国内地会”(原总部设于今江苏镇江),伦敦会共五支不同差会在山均有置业。此别墅是景区内尚存的由英国伦敦会所置的唯一建筑,也是我们此行见到的所见建筑时间最早的别墅。
(摄于4月5日14时08分)
《莫干山开山老祖》记道,相传春秋末年太湖人莫元擅长岐黄之术。他中年娶妻,老年得女。及其妻病故,便携女莫邪来此隐居。闲时为乡人治病。千百年来百草俱全,独缺芦根。他从太湖移植芦苇到莫干山,寒来暑往,芦苇成荡。忽一日,天空一声鹤唳,昆仑山西王母派往东部海瀛州的仙鹤信使,正被秃鹰追逐,坠入芦荡。莫元赶走恶鹰,后莫元成仙跨鹤而去。
前文所提的芦花荡公园得名于芦花成荡。整理拙文是才醒过神来,却原来芦花荡是传说中莫元用来治病的一味中药。
芦花荡公园为当时富甲一方的南浔儒商周庆云所建。
至于莫干山这些个传说可信与否尚无闲暇逐一核实。可以自圆其说的是,由于相传莫元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来到莫干山,因此,在最新考古成果未出现之前,不妨暂时把莫干山与开山老祖莫元记成约始于2500年前恐是可以的。

(摄于4月5日16时06分)
剑池乃莫干山“山中第一名胜”。史载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拍干将在此铸剑,莫干山因此而得名。今尚有剑池、磨剑处、试剑石等遗迹。飞瀑危岩是剑池景观的精华,四叠飞瀑各有特色。剑池的石壁上,铭刻有“剑池”两个遒劲的大字。或许与来时属枯水期,未能见得四叠飞瀑之壮观。
有一说法,说莫干山是为纪念春秋时期著名铸剑师莫邪和干将,以他俩的姓来命名此山。干将莫邪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最早出自汉朝刘向《太平御览》卷三四三载《列士转》和《孝子传》中,后来由历史上诸多著作摘录和引用。其中《搜神传》所录传播最为广泛。
像莫干山剑池上方那对铸剑的夫妻塑像,男的叫干将,与欧冶子同师,据说是一位铸剑神手;女的叫莫邪,是欧冶子的女儿,也颇懂铸剑。故事蛮长,咱们冒昧地省略至他们后来超出吴王阖闾规定三个月铸剑的时间,竟然用了三年时间,才将剑胚锤炼而成。那是,他们的二个孩子都已两岁多了,最终化出了阴阳两把剑,合则为一,分则为二,神剑终成。干将给他们取名阳剑就叫“干将”,阴剑就叫“莫邪”,他们还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叫莫干。那么,问题来了,莫干山开山老祖莫元之女也叫莫邪,铸剑的莫邪和莫元之女莫邪是同一人吗?如何是同一个莫邪,那么,莫干山山名的来源是来自莫干山开山老祖莫元可信些,还是来自铸剑夫妇干将莫邪可信些呢?我才疏学浅,无法判定,劝自己把这些本应考证但尚未来得及考证都记下来,为自己二上莫干山有所得而记。也为有幸碰到看拙文中的高手给予我指教留下自己的“无知”。

(摄于4月5日14时至16时)
左上图:家人在莫干山开山老祖莫元雕塑留影;中图:家人在芦花荡公园留影;右下图:家人在剑池留影(不好意思,感觉图片有点儿过曝,令人汗颜)。

(摄于4月5日14时至16时)
左上图、中图:我在芦花荡公园门外及内部自拍;右下图:我在剑池自拍(不好意思,感觉图片有点儿过曝,令人汗颜)。

一边防疫,一边游走,行色匆匆,尽管,与莫干山开山老祖莫元雕塑留影时出现过曝,但毕竟此行不易,念想是得留的。
我5月21日发出《春到莫干山——2022年康养行记略(11·上)》,拙文历经削足适履已不成样子,但无此,中篇、下篇就无法继续,故以只发图,文字附在朋友圈的“愧疚模样”与亲朋好友“见面”。即便如此,孩提时好友、同学李建国温馨留言“莫干山影响挺大的,一直没去过……”复言“心里有话,但写出未必能发布,故建议建国、文秀夫妇有机会一去,估计您夫妇内心的收获会比我更多些……”这并非客气,因受防疫不宜在密闭空间时间就呆的影响,有的地方是需要驻足细看一思的,但我采用了“以最短时间拍下来,返回写拙文再细思量”的“笨办法”,故当时看得不够仔细。
5月21日发出《春到莫干山——2022康养行记略(11·中)》,一直以来给予拙文关注的原新疆日报副总编辑蒋一峰留言“在古代铸剑的地方,铸现代的法制之剑和改革之剑,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书写历史的人们要在这里汲取巨大的历史胆气、豪气和勇气吧!”“一峰所言极是。尽管有话要说也改写,但恐我的认知能力受限(也与那些原因不无关系),但您说的'三气'(胆气、豪气和勇气)定是当年(参加1984年中青年经济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即莫干山会议)124名'铸剑者'的底气所在……谢精彩点评”。
更为令我感动的,年逾八旬原工作过企业宣教科李科长不顾年迈不但阅罢给我留言,昨天(5月26日)还发来两段语音,除一日既往给予我激励之外,还谦虚地告知,她对于拙文有的地方是不懂的。其实,老领导如此自谦自愧莫如,在即将写完此文时我是汗颜的,除去不知道是否可以发布之外,对于莫干山是源于开山老祖莫元携女莫邪自太湖来此,还是与干将与莫邪夫妇在此铸剑有关,还有250多幢自1898年至今还有多少故事一无所知,我的不懂还很多,很多。唯一可以慰藉自己的是,此番二上莫干山比十几年前造访知道的多了那么一丢丢儿,仅此而已。
此拙文起笔时值5月21日,属二十四节气之第八节气,入夏的第二个节气,既然小满时正值夏收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最饱满,人们乐借此节气“满而不溢,满而不盈”,来暗喻“小满即圆满”之美意,那可否允许我将二上莫干山对这一“江南第一山”尚有的不解与疑问留下期盼,倘日后有幸看到对莫干山最新研究成果理当再拜读,再“恶补”,以使自己能对位居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莫干山有个相对圆满的认识。这可否视为对数日来辛勤码字的一种犒劳?
(2022年第11篇
文字
图片 幅组
发布于5月27日
存档于5月3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