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散文|没有人一定必须为你的幸运或不幸买单
标签:
365水心散文文化原创 |
分类: 水心散文集 |
——没有人一定必须为你的幸运或不幸买单
生命可承之轻
生命可承之重
区分于哪
是你
这种命题的篇章,并非是我一时脑热而蹦出,是积淀了许久许久,套用一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足以为过。因着一根导火索而点燃这命题的引线,那引燃后的爆裂,是必然的结果。人,自然是有极限的,而所要佩服的,就是那一个个勇于挑战极限的人们,而非畏头畏尾,瞻前顾后类人。成时耀武扬威打鼓敲锣,败时蔫头耷脑频频哭诉,其实,没有人一定必须为你的幸运或不幸买单,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分享”的尺度,那么,没有人会愿意真心为你献上赞许的鲜花,更没有人愿意真心尝试换位思考你的苦楚,说到底,苦与乐,终究个人收受最深,旁人,如何也难以体会过半。
包先生成长于文革时代,于知识小青年的教师身份,却受家庭所迫娶了只字不识的米姑娘,到底米姑娘如何性情举止,在这里已不是重点,而我想说几句的,不过是包先生,这位在当时农村算是“文化人”的包先生,既没有面对选择的抗衡能力,更没有能耐可以改变那个大时代下人命运的毅力,他终为家庭困境所累而辞去收入菲薄的教师岗位,融入民间手艺人行列。面对命运于他的工作与家庭的种种变更,除了埋头苦干,还有便是酗酒后的满腹牢骚,例如我当年如何,要不是如何我会如何。其实,自认为满腔热血与满腹才华却沦落至此,继而,满腹牢骚终年愤愤,也不过是继续演绎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的影子。
九七香港回归时期,尚未真正成年的碧姑娘,成了上海众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其中一员,却时运不济被人以无有效身份证、暂住证关押起来。碧姑娘只是偶尔像讲故事那般跟可以听故事的人讲起,四面白墙,高高小窗,兼头对脚的群地铺睡法,几天几夜的无洗澡无刷牙无梳头,那是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生活滋味,于那种角度,可对于碧姑娘来讲,过去的一瞬,也就只是个故事,人,总得往前看,再难熬,总有熬过去的时候。
我总是有那么点阿Q精神,这是在我成年之后懂得阿Q是谁,怎么个精神法的时候,我才判断自己有那么点阿Q精神。我这会在想,人再强大,也有遇困境逆流时,人再脆弱,也有坚强的时候,只是顺流逆流,如何顺流而下逆流而上,你的心境,该如何处之。我更知道,道理再多,再条理清晰通情达理,也要看对象是谁,是否也是能讲得道理之人,如他无,任凭你讲再多,也是废话。如在一些既定人为再也无力扭转乾坤的事实面前,你讲再多属于自己的那一番道理,那也是徒然与苍白,这些,若能自知,那尺度也有好掌握些许。
陶姑娘在婚姻围城中,一进一出再进,短短数年,起伏跌宕,生活种种变数不胜枚举,但日子总也是要过,从来都是物质饥渴型的陶姑娘,在追求精神与物质的路上,磕磕碰碰着。从前,我总是不屑于陶姑娘这类物质至上的女子,觉得此类人俗而自己是能不食人间烟火般,但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日子越长一点,便能让我越明白一些,每人活法不同,自是追求并不一般,你渴求物质是因为本身稀缺,你渴求关爱是因为本身孤独,原来我们,只是区别于自己实际与灵魂,哪样较为不圆满而稀缺哪样。再因个体稀缺哪样,自己努力追寻便是,自己努力改善便是,自己努力调整便是,如意与不如意,说得太多强加于听者,也是枉然。陶姑娘后来,便也懂得这类道理,行自己事,苦自己受着,终将也是自己收受福报。
舞台荧屏上的小丑,永远都能把大家逗乐,而当自己退居幕后时,他的脸庞或是静止的,无喜形于色,他的内心或也是迟滞的,无激情澎湃。生活中的小丑,也比比皆是,人前总也能带上一个为他人取乐的面具,手舞足蹈再加逗逼笑容和言语,而当人后,那脸庞,那内心,不也是如那荧屏舞台的小丑一般无异。常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冬姑娘,混迹江湖好些年,围城里外晃荡一瞬间,尔后,顶着所有异样的眼光毅然决然做起了单亲妈妈。从前,我是看冬姑娘这类人不顺眼的,以为混迹江湖必将里外都已老油条,可我又一次错了,我的断章取义,我的目光短视,使得我重新量定自己内心去看冬姑娘,原来,生活有着准则又可无准则,不谙世事也好,看透世事也罢,如有一颗赤子之心只想追求最为真实的幸福,于俗情常理之外,那么为何,我们不能用豁达之心去看待世事变更。人有各自活法,如果没碍着你,你又何必添加颜色说三道四图一时口舌痛快。让我内心不由升起敬佩之心的,不外乎是冬姑娘面对突兀噩耗的处理方法,在她身上,我没有看到祥林嫂的影子,一点模糊的影子都没,然,偶尔的只言片语,我便能晓得那痛苦的分量,原来,痛苦与沉重,是要独自憋着以及偶尔捕风捉影般的宣泄,方使人肃然起敬。
更多的旁引曲证,以所知人物故事为例,写到这里,我已不想再一一排列下去,自以为可以将堵在心口的这个结,缓缓解开来了,因为明白,懂得分享尺度的人,终将懂得,不懂之人,终将不懂。倾述与倾听,从来都是属于心理学范畴,而作为心理亚健康却致力要熬另类鸡汤的我来讲,终将在这条路上磕磕碰碰,纠结起来,缓缓解开,再纠结起来,又缓缓解开,周而复始,因我明白,自己打的结,要自己去解,而非是举着被束缚的双手四处奔波告求。然世事总是奇妙得很,当你越是把握尺度之后,亦越是有人愿意靠近你,愿意为你伸出援助之手,愿意真心倾听你的故事,愿意尝试与你“感同身受”。
我们
要站在哪
说些什么
才能有声音
且音色清亮昂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