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叶里所含的物质成分及功效

(2018-02-12 21:51:26)
标签:

杂谈

分类:
http://s1/large/006qG7Zdzy7inE5QXH3c9

  茶叶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茶叶的滋味,是由几十种呈味物变化的综合反映。不同茶叶因其呈味成分的种类、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滋味也不同。通常我们所说茶叶是通过采摘新鲜的原料,经特定的加工艺而成的干燥茶叶。那么茶叶中主要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原料本身及加工过程中所合成的新质。

到目前为止,茶叶中经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有500多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无机化合物约有30种。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归纳起来可分为水分和干物质两大部分。

而构成这些化合物的基本元素主要有30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铜、铝、锰、硼、钼、铅、氯、氟、硅、钠、钴、镉、铬、镍、铋、锡、镀、钛、钒。

.

http://s1/large/006qG7Zdzy7i7JcaT9Gc4

.

一、【水分】

水分是茶树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变化的重要介质。制茶过程中茶叶色香味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水分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制茶时常将水分的变化作为控制品质的重要生化指标。茶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一般幼嫩芽叶、雨水叶、露水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高的可达84%左右。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

.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

1、蛋白质

 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是通过氨基酸来完成的:作为机体内第一营养要素的蛋白质,它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在人体内并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通过变成氨基酸小分子后被利用的。茶叶中的蛋白质由谷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精蛋白所组成,其中以谷蛋白所占比例最大。蛋白质含量一般占茶鲜叶干重的20%~30%。茶叶中的蛋白质一般情况下较难溶于水,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所以蛋白质营养对饮茶的意义不大。但在利用茶叶作食品添加物和作动物饲料等情况下,茶叶中蛋白质养分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蛋白质含量:嫩叶>老叶;小叶种>大叶种;春茶>夏茶;

2、氨基酸

人体的细胞组织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氨基酸嫩芽与嫩茎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因为氨基酸极易溶解于水,具有鲜爽味,因此它决定着茶汤的品质的鲜爽度。

氨基酸含量:嫩叶>老叶,嫩梗>芽>叶,茶氨酸嫩梗含量比芽叶高1-3倍;小叶种>大叶种;春梢>秋梢>夏梢。

功效:

蛋白质是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份,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能调节脂肪代谢,促进毛发生长与防止早衰,供给身体营养,可促使细胞再生。

.

三、【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红茶汤中出现的“冷后浑”就是咖啡碱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生成的大分子络合物,是衡量红茶品质优劣指标之一。咖啡碱可作为鉴别真假茶的特征之一。

功效:

咖啡碱对人体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等。

.

四、【茶多酚】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而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其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对红茶汤色的红艳度和滋味有决定性作用。黄酮类物质又称花黄素,是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之一,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2%。花青素呈苦味,紫色芽中花青素含量较高,如花青素多,茶叶品质不好,会造成红茶发酵困难,影响汤色的红艳度;对绿茶品质更为不利,会造成滋味苦涩、叶底青绿等弊病。茶叶中酚酸含量较低,包括没食子酸、茶没食子素、绿原酸、咖啡酸等。

.

功效:

   茶多酚对人体作用非常大,概括起来有降低血脂、抑制人体动脉硬化、增强毛细血管功能、降低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杀菌、消炎、抗癌、抗突变等。

.

五、【糖类】

茶叶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含量为0.8%~4%,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以上,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4%左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功效:

糖类能够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浓度,起到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具有增加体温、增强免疫能力、抗辐射、利尿的作用。

.

六、【有机酸】

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功效:

茶叶中的有机酸可与生物碱,如吗啡、尼古丁中和成盐类,随尿排出。因此,多喝茶对吸烟的人有好处。脂肪酸对杀除真菌有效用。

.

7、【类脂类】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人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

功效:

  茶叶含有脂多糖物质,这类物质具有抗辐射损伤,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脂多糖是大分子复合物,茶叶中脂多糖的含量约为3%。药理试验表明,适当的植物脂多糖进入动物或人体后,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增强肌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有很大作用。

.

8、【 色素】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含量仅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条红素和茶褐素等。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尤其是绿茶、干茶色泽和叶底的黄绿色,主要决定于叶绿素的总含量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组成比例。叶绿素a是深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幼嫩芽叶中叶绿素b含量较高,所以干色多呈嫩黄或嫩绿色。在红茶加工的发酵过程中,叶绿素被大量破坏,产生黑褐色物质和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叶中的蛋白质、果胶、糖等物质结合,使红茶干色呈褐红色或乌黑色,叶底呈红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六大茶类的色泽均与茶叶中色素的含量、组成、转化密切相关。

功效:

茶色素能有效防止和治疗冠心病(就是通过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活力),从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并削弱脂质过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增强供氧和供血能力。茶色素对高血压的预防和缓解也是通过提高SOD活力,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

9、【芳香物质】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绿茶中含0、005%~0、02%,红茶中含0.01%~0.03%。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不多,但其种类却很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三百余种,鲜叶中香气成分化合物为5O种左右;绿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1O0种以上;红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300种之多。组成茶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类。

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成品绿茶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和吡嗪类的香气成分含量较多,吡嗪类香气成分多在绿茶加工的烘炒过程中形成。红茶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香气化合物为主,它们多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氧化而成的。

功效: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可刺激胃黏膜,增加支气管的分泌,可用作祛痰剂。芳香物质是提神、静心、镇静祛痰药物。茶叶芳香物质对中枢神经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

.

10、【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尤以高档名优绿茶含量为高,一般每100克高级绿茶中含量可达250毫克左右,最高的可达500毫克以上。可见,人们通过饮用绿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功效:

茶叶中含多种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多种功效,它能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能防止坏血病,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创口愈合;能起解毒作用及促使脂肪氧化排出胆固醇。茶叶中还含有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A、维生素K、维生素E,能维持神经、心脏和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并能保护人的视力,延年益寿。

.

11、【酶类】

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茶叶中的酶较为复杂,种类很多,包括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解酶、磷酸化酶、移换酶和同工异构酶等几大类。酶蛋白具有一般蛋白质的特性,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有易变性失活的特点。各类酶均有其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一般在30C~50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若失活、变性,则就丧失了催化能力。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如多酚氧化酶,只能使茶多酚物质氧化,聚合成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蛋白酶只能促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茶叶加工就是利用酶具有的这种特性,用技术手段钝化或激发酶的活性,使其沿着茶类所需的要求发生酶促反应而获得各类茶特有的色香味。如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就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制止由酶引起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绿叶绿汤的品质特点。

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就是激化酶的活性,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

12、【无机化合物】

茶叶中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这些无机化合物经高温灼烧后的无机物质称之为“灰分”。灰分中能溶于水的部分称之为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60%。嫩度好的茶叶水溶性灰分较高,粗老茶、含梗多的茶叶总灰分含量高。灰分是出口茶叶质量检验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http://s1/large/006qG7Zdzy7kkVgCEIQ2c

http://s8/middle/006qG7Zdzy7oWpLDUt7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