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宏彪手捧红船模型演讲100场

(2022-06-27 13:54:19)
标签:

文化

教育

情感

财经

由共青团汕尾市城区委员会与城区“关工委”联合主办的青年励志宣讲活动,于6月24日上午在汕尾市城区办公大楼会议厅举行。著名红色演讲家郑宏彪应邀作了《奋斗新青年》的大型主题宣讲。本场宣讲是郑宏彪“红船精神系列演讲”第100场,宣讲内容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迎接党的“二十大”、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宏大叙事,同时结合汕尾市红色历史文化与城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的内容展开讲述。参加活动的是来自汕尾市城区各行各业的青年党团员、区机关各局的青年工作干部、青年创业者等共100多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余尚樾、共青团区委书记范海滨、区关工委主任吴大集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宣讲会由区关工委副主任、红色演讲家、广东好人曾昭群主持。

6月24日上午,郑宏彪在汕尾市城区办公大楼会议厅举行了第100场“红船系列宣讲”。

近两个小时的宣讲多次引发如潮掌声。组织部副部长余尚樾为宣讲会作了总结讲话,对宣讲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青年干部、党团员、青年创业者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奋斗精神,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中建功立业。

郑宏彪在家乡母校鞍湖实验学校为“小校友”们作“红船演讲”。

郑宏彪在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为5000学子上开学后的第一堂思政课。

郑宏彪在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发表“红船演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著名红色演讲家、红色朗诵诗人、红色书法家郑宏彪推出了大型主题演讲《红船红中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胜利之道》,于2021年1月22日下午到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党员课堂作了首场红船演讲,之后便一发不可收,相继讲了“中国好人场”、“天河环卫工人场”、“全国公益榜样交流群场”。3月1日上午,他到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点燃5000学子学党史的热情。3月29日下午,他为广州市志愿者进行直播演讲,线上观众4万多人。4月2日,郑宏彪回到故乡江苏盐城的母校鞍湖实验学校演讲,受到千名“小校友”们的追捧,后又为故乡龙冈镇、村及学校的党员干部们演讲。4月12日,郑宏彪开启了“红船出发地”——浙江嘉兴与杭州的演讲之旅,下午3点至7点,他赶场连讲两场,分别到嘉兴的高桥实验学校与现代实验学校演讲,两校几千学子在听他的“红船演讲”时欢呼不断,并齐诵他的原创朗诵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第二天下午,他又到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博文大讲堂”演讲。4月中下旬,他的“红船演讲”被纳入到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红色宣讲与广州市新华书店系统宣讲活动之中,先后到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执信中学、广州市美术中学等二十多所学校演讲。5月16日至20日,应云南省社科联之邀,参加了云南省“百名专家讲党史”活动,先后到云南旅游职业学院、蒙自市第四中学、云南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演讲。9月16日,在暨南大学教育学院等连讲3场,花甲老兵如此“连续作战”让师生们感佩不已。先后两次到汕尾市新城中学分别为高一学生作励志演讲,为高三学生作高考百日“誓师演讲”,并为1100名同学每人书赠一幅“励志书法”。

郑宏彪在云南省“百名专家讲党史”活动中讲“红船故事”。

原计划“红船演讲”要在2021年完成100场目标,以对应庆祝建党100周年,但由于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到2021年年底只完成了86场,其中包括10多场线上演讲。为了完成百场计划,2022年又结合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主题,同时将演讲内容调整为“红船系列演讲”,先后推出的演讲主题有《奋斗新青年》、高三学生高考百日誓师演讲《怀揣100年,决胜100天》、《用诗意表达党的信仰与思想——红色朗诵诗创作体会与欣赏》等,其演讲步伐相继走进了党政机关、党校、公安、消防、社会团体、企业与电视媒体等。

郑宏彪在广东电视台综艺节目发表“红船演讲”。

为了让演讲主题更集中,形象感与现场感更强,同时体现“道具宣讲”的创意,郑宏彪专门从嘉兴南湖革命纪念绾请回一艘红船模型,每当宣讲时,他都要将红船模型近距离展示在观众面前,整个会场的目光都被聚焦到红船模型上。他托举着红船模型,边走边讲,会场气氛异常热烈。随着100场“红船演讲”足迹向前延伸,红船模型也“航行”四面八方。每进行一场“红船演讲”,郑宏彪都要在红船模型上贴上一枚红五星,如今,红船模型上的红五星已贴足了100枚。(记者:刘军 晨曦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