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得尴尬癌都要犯了,成龙是该退休了

终于,番茄君还是要说一说成龙的《绝地逃亡》。
首先简单粗暴地告诉大家:
如果不是看着成龙电影长大的,这部电影,是不值得花钱去看的。
如果是看着成龙电影长大的,抱着看一部少一部的态度,毅然去往电影院的方向,那么在看之前,你要有心理准备。
番茄君今天要做的 ,就是帮大家做有关这部电影的心理建设。
讲真,看剧照觉得还挺成龙的。
感觉这一次大哥终于不用回到古代发表主旋律演讲——
(天将雄狮)
也不用回内地当警察和几个小毛贼耗90分钟了——
(警察故事)
终于回归动作喜剧打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成龙。
应该给场卖家秀看了吧。
结果看正片居然还是买家秀!!
还是要帮成龙大哥声明一下 :
本片跟尼古拉斯•凯奇和刘亦菲姐姐的《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毫无关系。
虽然两部片子一字之差,都撤档过,然后一路逃亡,但都是各逃各的,一个古代一个现代,逃不到一块儿去。
《绝地逃亡》首日票房近1亿,已经超过后者内地总票房。
看完两部后都让人想发出这样的感叹:
当初决定从原档期“逃亡”,都逃得好有道理啊!
开篇吐槽秀必须献给范爷。
主题为:
我这么美这么美这么美,戏份和演技还重要吗?
刚听说范爷加盟的时候,吃瓜群众纷纷对范爷的动作戏深深表示担忧。
还有人杞人忧天地表示:
整部电影的动作戏质量不会被范爷带进沟里吧。
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赤果果的污蔑。
范爷从头到尾就特么没有动作戏好吗?
你们就是嫉妒范爷长得美!
这一次,她演的这个谁,简直就是美颜界的一股清流,花瓶学十级学者。
看,教科书级别的美图.jpg,可以直接做桌面,绝对了!
她出现的每一帧,都在用生命美丽。
太美了!
可是等一等,范爷你是来拍写真集的吗?
这样诱惑吃瓜群众出戏真的好吗?
说好的动作场景呢,这一场吗?
很好,你的动作成功引起了番茄君的注意。
在过去几部戏里,不管动作戏多么一言难尽,范爷总是要跟男主角谈谈情说说爱吧。
可是这一次连成龙都觉得和她演情侣年龄差太尴尬了。
然后,就找了个更嫩的妹纸和自己演情感戏,范爷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既然动作戏不需要范爷,情感戏也不需要范爷,这部戏就自动成为了范爷这几年领衔的电影里,打酱油气息最浓的一部。
这部戏就算有问题,也肯定不是范爷的问题好吗。
因为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女主角,是搞不垮一部戏的。
可是范爷电影的艺术气息,还是渗透进故事中:
一个能打的警察和一个负责搞笑的骗子,从俄罗斯到香港再到祖国的山山水水,两个人一路和犯罪分子英勇搏斗,最后成为好朋友。
这也是成龙喜剧的套路了。
当然这里有一些细节的瑕疵。
比如说明明很赶时间,要在两天从俄罗斯赶到香港,那为毛要从蒙古走路回香港,经过桂林还要玩耍半天?
关于这部分的故事,番茄君有理由相信编剧之所以要写的如此曲折,关键还是要突出影片旅游的主题。
毕竟,“要旅游,找途牛”。
途牛的朋友看到成龙有钱没时间还要去桂林时,一定在想,这个部分真是太套路啦,但是好真诚。
当然这不是全部。
成龙逃亡路上那个招牌你有看到么?
能认出是什么吧,“宁易购”,这关键词,已经很清楚了。
你特么告诉我这只是剧组不小心拍到的?
然而,广告时间并未结束。
看到《环球时报》的观众请告诉一下番茄君它出现的具体段落好吗?
好吧,电影为了广告商牺牲一下我们也能理解。
可是为毛曾志伟一个黑帮老大要去做一线警察?
难道是要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更炸裂的是,成龙和《蠢蛋秀》里的白人哥们儿一路上坐火车又跳车、骑马、开车、漂流,跋山涉水历经艰辛,经过蒙古、广西桂林,回到香港。
费了这么大劲,总算让曾志伟露出真面目了。
怎么也要搞一场大的吧,不打不是成龙电影啊!
真的,没有打!
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曾志伟的角色,在女儿被救后突然生无可恋,自己狗带了!
在那一刻,我才终于明白,如果说范爷真的给这部戏带来了什么影响。
不是她自己的演出,而是导演雷尼•哈林继承了范爷电影的灵魂。
当然,这里指的是《苹果》、《观音山》之外的商业电影。
这些电影的灵魂就是——木有灵魂。
一部充满范爷《白发魔女传》故事既视感的成龙电影,很好,这很范爷。
但是,不成龙。
成龙电影从来也不是靠故事的,《警察故事》其实也没什么故事。
如果你当时问香港观众进戏院看什么,多半他们会说:
“看成龙从商场三楼跳下来啊。”
到了《我是谁》的时候,成龙电影的故事越搞越复杂。
可是问观众看什么,多半他们会说:
”看成龙从高楼玻璃窗跳下来啊。”
动作,才是成龙电影的灵魂。
问题在于,成龙62岁了,让一个大爷从几十层楼跳下来,合适吗?
成龙自己也觉得,不合适。
尽管如此,动作戏的部分,大概是最看得出原本成龙电影面貌的部分了。
比如俄罗斯工厂那场动作戏,仍然是就地取材。
借用俄罗斯套娃制造各种惊险和喜剧效果,但凡手里能抓到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打斗。
这一段,仿佛让人回到了成龙电影的黄金时代。
然而,太短。
其它动作场面当然还有。
比如追逐、跳崖、落水漂流……
成龙真的蛮尽力,但这些动作戏给人的感觉,就和他最近的动作片一样。
不是敷衍,而是疲惫。
这几年,观众是看着成龙的动作变慢,难度降低。
现在他的身手,就像《A计划》中那个成龙的慢动作。
但是,比起已经打不动的李连杰,至少,成龙还在打。
真正让人最顶不顺的,是电影的搞笑部分。
没别的问题,只是完全不好笑而已——除了影片的配音。
过去成龙动作喜剧的笑点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动作,二是喜剧设计。
比如说《双龙会》、《奇迹》就用了很复杂的身份对调梗,在喜剧里其实是很高级的设计。
可是从《尖峰时刻》开始,成龙电影的喜剧部分基本只剩下和搭档的插科打诨撑起来。
然后这一次的搭档效果,令人挡不住的失望。
搞笑尴尬场面太多,两个人完全没化学反应。
为搞笑而生的羞耻场面虽然很长,可还是搞不清哪里好笑。
更不好笑的是,成龙往电影里放了太多网络梗。
出现网络梗的时候,观众全程表现可以概括为:
这是啥?
半年前流行的吧?
哦,这是在搞笑吗?
好的,终于……结束了!
最后说到中文配音,每到听到老外开口说话,番茄君心里就在想:
幸亏只有一个半小时啊,再长,我就撑不住了。
请允许番茄君代表所有观众说出我们的愿望——
请!让!老!外!讲!英!文!
每隔一段时间,成龙就要拍一部这类回归成龙风格的动作喜剧。
比如,2012年的《十二生肖》,2005的《神话》。
这些电影总能让观众想起记忆里的成龙,可是观众也总有一种感觉,憋着,不好意思说出来。
这几年,番茄君总是就着回忆,第一时间看完成龙的新片。
但老实说,番茄君并不太好意思……推荐给你。
不是因为它敷衍,比起市场上那些花钱装逼都装不好的大片,成龙电影再不行,还是能看的。
也不是因为成龙不努力,光是一部电影,成龙就融入了——
广西泼泥节
放天灯
悬崖溜索
蒙古摔跤
他恨不得把整个中国的大好河山都装到电影里去……
不推荐,是因为电影看得人很辛苦——
是观众,替成龙辛苦。
当观众看着62岁的成龙,还拼命在网上找段子逗乐自己,总觉得心里有个成龙在指着自己说——
我都这么努力了搞笑了,你怎么还不笑!
还有那些成龙拼命折腾自己的动作场面,在成龙年轻的时候,我们也年轻。
看那些场面,不知道多欢乐,如今呢?
渐渐老去的我们,看着已经老去的成龙,总觉得看得让人心酸。
为什么成龙最近一直在重复自己?
因为他是真的老了,这一次,我们说的,是他的电影。
在成龙拍摄《飞鹰计划》那个时代,他什么经验也没有,就敢带着一大票人,去国外拍摄香港的《夺宝奇兵》,照样可以创造经典。
那个时候的成龙,不会重复自己,因为他不需要。
可是今天的成龙,还能突破过去的自己吗?
我们总把创意比作“火花”,可是火花总有燃尽的时候。
比起成龙的年纪,成龙电影最大的衰退,是创意的枯竭。
不要说再创造新的经典,即使回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成龙电影也失去了过去那种无处不在的创意。
所以,成龙电影才越来越平庸,甚至无趣。
一剑戳心。
看他电影长大的人,头一次觉得看他的电影这么辛苦。
所以,这一次毁掉成龙新片的真的不是范爷,而是成龙的老。
成龙老矣,尚能打否?
能打。
可是看着这样的成龙,观众心里却只想对他说:
看了您一辈子戏,休息一下吧。成龙大哥!
老了,真的是对成龙《绝地逃亡》最好的影评了。
番茄君回头看看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似乎也就是这幅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