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春好展|灵感值100%,百位设计师“拆盲盒”二创电影《回南天》

(2023-03-13 21:39:28)
标签:

艺术

图片

参展设计师高少康作品
 

南方的朋友对“回南天”应该不会陌生,每到冬春交替之际,冷暖空气相遇,湿度猛然提升,墙壁渗水,衣裤久久不干,“湿润得仿佛鱼儿可以从空气中游进屋内”。有趣的是,有一部在深圳拍摄的电影以此命名,它就是导演高鸣执导的《回南天》。


 

图片

 

电影于去年6月在国内院线上映,曾经斩获第21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最高奖),第4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华语)单元等国内外奖项,被誉为“南方新浪潮”的又一力作。影片上映前,“1/100《回南天》群体海报创作事件”的策划小组将电影平均切分为100个1分钟的片段“盲盒”,散发给100位设计师进行海报创作,由此实现了一次电影于平面的对话——这就是“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十周年特别策划「1/100《回南天》群体海报创作邀请展」


 

图片

 

展览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策展人杜峰松策划,已经于2月25日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正式开幕,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想象空间,100位设计师的海报作品和展览现场的全新展陈方式实属惊艳!直接把回南天emo扫清!让小编先带你们一睹为快吧~

 

  展览  

 

图片

 #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十周年特别策划

1/100《回南天》群体海报创作邀请展

# 100名设计师根据100个“盲盒式”片段进行海报创作


 

4

 

 1/100“回南天”现场 
 

 

图片图片

 

步入展厅后,你会被100幅悬挂起来发光的海报作品所震撼和吸引——这100张海报都以灯箱装置的形式呈现,按照影片的时间顺序排列,展示了100位设计师、100个视角的1分钟创想。

 

 

图片


 

海报设计作品整齐有序地排列,整个空间全靠这些发光的作品点亮,我们很自然地跟着光去靠近作品。在帧与帧之间,想象电影的全貌——每张海报、每一分钟都是电影的索引,可以充分体验海报与电影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直观感受到100位设计师对电影《回南天》的流动情感。

 

图片图片

 

每幅「1%」的海报作品下方,都有设计师的个人介绍和他们所收获的电影《回南天》「1分钟」片段,观众可以去捕捉每一位设计师的创作轨迹和灵感来源,探索他们如何对电影画面进行平面视觉化的表达,以个人的设计语言呈现对电影《回南天》的理解。

 

图片

 

环顾整个展览的现场,细节也是满满的,发光的海报作品悬在半空,倒影在地面形成奇妙的纹理,有种行走在回南天水面上的感觉。地面上的设计也非常有趣,1%到100%的地贴对应每一件海报作品,配合展厅整体的回形动线,观展体验非常有意思。


 

图片

 

100位设计师就有100种理解,也体现出每一位设计师独特的创作语言,仿佛在向观众娓娓道来,在这样一个湿漉漉的季节里,两男两女彼此貌合神离、又各自暗生情愫的故事。


 

图片

 

 

 100位设计师与属于他们一分钟的“回南天” 

 

图片

 

图片

 

@杜峰松 

图片

属于杜峰松的一分钟《回南天》海报

“别闹:‘天’已经够黏够潮;”

“晓东和杜鹃这对情侣在房间里所谓的暧昧、是离是合的关系,让我想到身体和身体、情绪和情感的接触。所以我用了亚当和夏娃为了偷食禁果被驱逐出伊甸园的背景画面,贴合了剧情剧照,你可以理解为亚当和夏娃之间到底是关于情绪和身体间的矛盾,还是我们在道义判定和既定行为之间发生了若分若离。在这两者之间产生的模糊表达。我在海报当中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没做对与错的任何判定,只是呈现。”

 

 

@杨松耀&苏素

图片

属于杨松耀和苏素的1分钟《回南天》海报

 

《剩下的桃子》

回南天,粘腻不舍的交换着季节与情感。

我们的爱情好像是被咬了一口的桃子,

鲜美过后,便被打入凡间,

即使我们拥有再多的勇气,

等待它的就只有在这潮湿的空气中腐烂。


 

 

@曾令波

图片

属于曾令波的1分钟《回南天》海报

 

“在白石洲,在岗厦村,在上梅林,我曾经也看到许许多多年轻的爱、忍耐和热望,在初夏漫长的雨水里隐秘生长,像天桥下交缠的攀爬植物,那些潮湿的叶片彼此侵占,暗自发光。”

 

 

@顾正友 

图片

属于顾正友的1分钟《回南天》海报

“迷茫与无奈。”

看到金钢箍我们马上想到猴哥孙悟空。在美食城以扮演美猴王为生的师徒二人遇到了事业的瓶颈,他们对坐在金箍两边,为将来而迷茫困顿。

 

@侯颖

图片

属于侯颖的1分钟《回南天》海报

 

湖水无情,请勿靠近。充满回南天潮湿印象的绿色和蓝色代表她和他,她和他‘那么努力’彼此靠近,但始终有一条无法逾越的界限,无法重合、无法相交、无法‘在一起’。

 

 

@袁由敏

图片

属于袁由敏的1分钟《回南天》海报
 

“上天降落的一滴水汽,足以让我们无处遁形。”

 

 

@邓远健

图片

属于邓远健的1分钟《回南天》海报

 

“智者不入爱河,铁锅只炖大鹅。”

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

 

 

@郭晓

图片

属于郭晓的1分钟《回南天》海报

“鱼和水隔着鱼缸,男生和女生隔着河。”

 

展览现场

图像、影像、文字其实都是审美的载体,也是设计的要素——有些海报使用了大面积的色块,呈现回南天里“万物流泪”的状态;有些以特殊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对电影《回南天》的印象; 还有一些海报采用了抽象风格的设计,传达被电影拨动的思绪和灵感。
 

由于篇幅有限,小编在这里只选了部分海报给大家分享,还有精彩的作品等你来现场欣赏!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Haowu Talk 


 

展览开幕当天,电影《回南天》主创团队、参展设计师与影评人等嘉宾还在现场开展了一场主题对谈,围绕电影与设计,进行了一场“跨界”交流碰撞。对谈结束后,好物小队还采访到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杜峰松、电影《回南天》制片人黄旭峰及参展设计师曾令波,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感受吧!

 

图片图片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五季暨十周年特别策划——1/100《回南天》群体海报创作邀请展嘉宾采访 采访者HW
 

图片

 

受访者:策展人 杜峰松Q1:为什么会想到策划这样一场群体海报创作事件?

A:我与电影《回南天》的导演高鸣是私交非常好的朋友。当时《回南天》要做电影宣发,高鸣就想到我们有一批设计师的朋友,邀请我来做策展,用我们设计师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出来。电影公映之前,片源是不允许往外散发的,但是100个设计师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无法集中一起观影。所以我把电影截成了100个一分钟的片段,发放给这100位设计师,让这一分钟成为他们的创作来源,既没有把电影整个剧透,又没有让他们的创作离开电影,这就是这个事情的一个基本起源。
 

 

 

图片

 

Q2:这个1/100海报创作事件从策划到落地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点是什么?展览最终落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有什么感想?A:整个过程最大的困难是工作体量的沟通。100个设计师都必须通知到位,得到反馈,缺一不可,否则就没办法完成这个事情,好在今天还是百分之百的完满。我公司和家都在华侨城,我应该是最早一批入驻创意园的(设计师)。展览落在创意园是水到渠成的,沟通也是一个非常顺畅的过程。

 

Q3:作为策展人,有什么想对观众说的话?

A:展场里面所有的光亮,源头是所有的100幅作品,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进入电影院里面看到的唯一的光亮就是银幕一样。第一,我希望所有人进来看到银幕的光亮,第二,我希望每位观众来到现场看展以后,眼里也有光亮。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受访者:制片人 黄旭峰


 

Q1:作为电影《回南天》的制片人之一,最喜欢本次展览中的哪一张海报作品?

A:非常多,真的是非常多。100个设计师就有100种情感,而且完全是基于电影生发出来的另外一种情感,所以这是一个全新的创作事件。这个展览落地后,不仅仅是呈现给电影的观众,甚至也面向华侨城的居民、深圳的市民。它呈现的就是在某一个阶段生活在深圳这座城市里面的人的状态和生活的可能性,包括情感的可能性,这都是我们经历过的,我很喜欢。

 

 

Q2:电影《回南天》在深圳拍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也是取景地之一。个人对OCT-LOFT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A:我对创意园印象非常好。白天和晚上的街区氛围都非常好,也很国际化。确实非常感谢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给了《回南天》“1/100海报”创作的一个展览机会,让电影从影像的流动变成平面的流动,给到更多来深圳看展的朋友们一个交流的机会。通过电影这种形式及平面(设计)的形式,让电影里面的情感跟城市和文化一起流动,非常温暖,我觉得非常的幸福。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受访者:设计师 曾令波


 

Q1: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对电影《回南天》的印象,会是什么?

A:错位感。电影《回南天》促使我回望自己在深圳的过程。我来深圳快20年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其实深圳不是我们的出发点,也不会是我们的终点,很可能我们只是这个城市的一个过客。在这么一个大的城市背景下,我觉得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和土地之间是有割裂感的,跟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比起来,都会有一种错位感。这个电影所叙述的每一个阶层(的人),在这个城市里深耕、挣扎,去尝试获得感情,但他们都并没有特别契合地去发生和完成(这些事)。一切都在不断错位,错位之间又会有一些奇妙的相遇,而每一个相遇又会派生出新的故事和感受。所以这个城市的魅力就是既有错位感又有奇妙感。
 

 

Q2:当你被邀请参与到这次创作事件中来,看到自己的“1分钟片段”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是如何创作自己的海报作品的呢?

A:我觉得特别的意外,它完全超越了我过往所有的创作经验,因为我们(设计师)一般都会收到一个很明确的委托任务,比如做电影海报,那么它只有一种可能,为整个电影的宣发推广去做服务。但当时接到任务的时候,每个人只有1分钟,你就要针对这1分钟,去获得你自己的创作动机,并把动机再进一步的聚焦,获得你创作的切入点,同时通过你的创作把切入点完美地呈现出来。这是一种全新的解释,甚至我认为这是一种发明。而我收到的那一分钟,就是男女主角在拥抱,但是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拥抱)前面是怎么开始的,我也不知道后面是怎么样的走向。在那一分钟,我能看到的就是两个似乎有感情纠葛的人,他们在试图完成一个拥抱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里面的男性和女性,他们的动作都并不是那么的坦然和自然。

 

图片

曾令波的《回南天》海报

其实我作品的实际制作过程很快,我拿来一块木板,用刀子来刻,试图用“刻”这个方式来呈现这幅海报。刀子刻在木头上,这本身也是一种破坏,它会有力量,会有某种摧毁和重塑的力量。这个过程其实不长,也就两三天都完成了。但是去构思这么一个创作方法,直到达成我想呈现的目标,总共花了接近2个月时间。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曾令波的创作过程

 

我在不断聚焦这一分钟,到底是哪一点触动了我,它跟我的生活经验里哪一个环节产生了交互的效应,再慢慢回望我自己在深圳生活的经验,最终我还是聚焦到了拥抱这个动作上。我觉得这个动作它很有象征意义,它是对感情的一种确认,想去确认自己拥有感情的权利和表达感情的权利,但是拥抱本身也可能会带来刚才我说的这种疼痛和侵占。所以我最后是用木刻的方式做了一对拥抱的个体,但是他们之间其实是相互把对方的身体穿透了,用这个方式来表达在这个城市里面人们发生的很多感情,以及他们之间的纠葛、撕裂、暧昧和疼痛。

 

展览现场

 

 

《回南天》放映 

 

图片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湖底,两个年轻人像两条鱼,镜头在他们之间流动。”

 

图片


 

电影《回南天》是一部取材于深圳的本土电影,本次展览的所在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也是取景地之一。在影片中,四个主人公都被水汽围着,好像困在了永无止境的雨季里。影片以普通人的青春情感为切口,在南方特有气候的垫衬之下,展现了一段情感错位历程,向观众传达“想要飞起来,却被人摁住”的状态,将片中人物躁动却不得其法的青春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图片


 

图片

放映室现场

 

展览期间,每天上午10:30-12:20及下午15:30-17:20,展览现场将公开放映两场《回南天》完整版电影,不妨来观影室静静坐下,再度感受被《回南天》特殊气候包裹的错位情感。


 

 

 

这应该是2023年开年后ZUI具创意的一场展览,展陈设计细节和创意十足,也能够欣赏到电影和平面设计之间的碰撞交流。推荐大家来现场逛一下,体验100种不同气候的「回南天」,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收获!

 

图片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五季暨十周年特别策划——

1/100《回南天》群体海报创作邀请展

 

展期:2023年2月25日-2023年4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