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女性形象 胡婵玲
(2017-05-02 23:37:54)杜甫诗《长恨歌》中有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该诗讲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悲剧爱情故事。有人认为,王安忆的《长恨歌》虽与杜甫诗同名,但两者毫无关联。而在我看来,两者的情感表达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透过女性来反映一个朝代,或时代的历史变迁。就像王安忆自己谈到《长恨歌》时所说的:“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事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我是在直接写城市的故事,但这个女人是城市的影子。”
在这部长达30万字的小说中,作者主要围绕一个主人公王琦瑶跌宕起伏的命运展开,同时写了她身边四个女人的故事。
一.王琦瑶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每天早上,后弄的门一响,提着花书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歌》的,就是王琦瑶;结伴到电影院看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是一群王琦瑶;到照相馆去拍小照的,则是两个特别要好的王琦瑶。每间偏厢房或亭子里,几乎都坐着一个王琦瑶。”“在伏天晒霉的日子,王琦瑶望着母亲的垫箱,就要憧憬自己的嫁妆的。”“王琦瑶是追随潮流的,不落伍也不超前,是成群结队的摩登。”这就是王琦瑶,一个典型的上海女人形象:追求时尚穿着,紧随潮流,在上海这个时尚的大都市从容不迫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时尚。母亲对王琦瑶的影响是深刻的,让她知道女人的生活就是做衣服,走亲戚,谈家常。正如小说中写到“王琦瑶往往是家中的老大,小小年纪就做了母亲的知己,和母亲套裁衣料,陪伴走亲访友,听母亲喟叹男人的秉性,以她们的父亲作活教材。”“王琦瑶的父亲多半是有些惧内的,被收伏得很服贴,为王琦瑶树立女性尊严的榜样。”这样的家庭环境,让王琦瑶懂得穿衣吃饭的物质生活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恰恰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因对物质的追求,王琦瑶交的朋友也是有不错的家境的。第一个是吴佩珍,但两人因照相的问题不欢而散,第二个是蒋丽莉,后面也因为程先生而闹矛盾。因对物质的追求,王琦瑶可以放弃真正的爱情。王琦瑶与程先生是因为照相认识的。程先生是有几个追求者的,但都不入他的眼,毕竟二十几岁的男人是有些刀枪不入的,不像十七八岁的少男,什么都照单全收。直到遇到王琦瑶,他开始心动了,他开始主动约王琦瑶吃饭看电影。而王琦瑶对程先生的邀约,表面不露,心里却是满意的。两人可说是两情相悦,即使中间隔着个蒋丽莉,他们还是坚守着对彼此的感情。但是后来,在竞选“上海小姐”的决赛上,王琦瑶以同样的美打动了李主任,李主任也提出对王琦瑶的追求,第二次见面便把戒指往她手上套。面对两个同时追求的男人,“王琦瑶心里是惴惴的,还是听天由命。她似乎觉得有什么事已经为她决定好了,想也是白想,这便是李主任,而不是程先生了。李主任是决定一切的,而程先生是要由别人替他决定的。”当李主任用车送王琦瑶回家时,王琦瑶看见人们恭敬奉承的目光,心里有点得意。对于王琦瑶而言,程先生只是小世界的俘虏,而李主任却是大世界的人,小世界是由大世界主宰的。虽然她对政治权力不感兴趣,但是她对权力背后的奢华物质感兴趣,因此她愿做李主任的“金丝雀”,住进了“爱丽丝公寓,”日子虽过得富足安逸,却总是处于一种遥遥无期的等待之中,没想到的是连等待也成泡沫,最后李主任因飞机失事丧生了。这是年轻的王琦瑶,她以为有钱就有幸福,她愿意用青春和美貌去与男人做赌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质上最后是不堪的悲剧。
之后她独自一人住进了平安里,在这里她与康明逊开始一段不是爱情的爱情。康明逊是家里惟一的男孩,是康家的正传,但是却管自己的亲生母亲叫二妈,“他从小就在大妈房里比二妈房里多,”“他对大妈便悉心得多,二妈怎么也可以,甚至有时候故意冷淡二妈好叫大妈欢喜。他的一颗小小的心里,其实全是倚强凌弱,也是适者生存的道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人,对待爱情也是小心翼翼的。所以当王琦瑶得知自己怀孕时,他们同时陷入了一筹莫展中,甚至不敢在家里商量这件事,最后王琦瑶想到经常与他们一起玩乐的混血儿萨沙,她为了维护康明逊的尊严与名誉,将自己的肚子里的孩子说是萨沙的。在这段感情中,王琦瑶同样是悲剧的,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懂得保护自己,将自己交给又一个不靠谱的男人。
而王琦瑶的命运也是丧于男人之手。女儿朋友的男朋友,为了偷一根金条,在争吵中将王琦瑶杀死。
纵观王琦瑶的一生,无处不在的就是男人。因着有几分过人的姿色,她便以为能靠颜值吃饭,但生活的变迁让她不得不自力更生。她本是有独立能力的女人,但偏偏输在男人身上,因为她对男人有一种依附心里。在她的观念中,男人是最重要的依靠。殊不知,一个人,无论男女,只有靠自己努力拼搏才不至处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中。但是另一方面,王琦瑶的性格也是矛盾的,她不追求名分,甘做李主任的“金丝雀”,不畏世俗观念,生下并独立哺养女儿。
“历史在变,社会在变,但王琦瑶的那颗心却从来没有变过。她的这一生真切地体验了上海的繁华与风情,也经历了繁华退尽,风情消散的无奈与苍凉。”其实,王琦瑶不仅代表了上海女性的形象,同时代表了中国女性的形象。她们的观念,总是在传统与现代的缝隙中徘徊挣扎。
二.吴佩珍和蒋丽莉
吴佩珍是王琦瑶的第一个朋友。“她本应当为自己的丑自卑的,但因为家境不错,有人疼爱,养成了豁朗单纯的个性。”确实,比起王琦瑶的矜持世故,吴佩珍则天真单纯多了。她对王琦瑶的感情,有点像一个少年对少女,那种没有欲念的爱情,为她做什么都愿意,她本是粗心的人,但和王琦瑶做朋友之后便变细心了。但是王琦瑶对她却是因为同情之心而已。王琦瑶与吴佩珍做朋友只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好看,自己的精细。诚然,这样的友情是不牢固的。所以最后还是王琦瑶主动疏远她。但是正是这样天真单纯的女人做了最幸福的人,她嫁到了香港。也许正是“傻人有傻福”的应证吧。
与吴佩珍疏远后,蒋丽莉成了王琦瑶的朋友,替代了吴佩珍的位置。蒋丽莉家境也很好,喜欢看小说,自然性格中有一些忧郁哀怨。但又有些任性专断,在王琦瑶竞选上海小姐时自己主动做了很多事,也不考虑王琦瑶的感受。“她做这些事的时候,好像“上海小姐是她家的,王琦瑶也是她家的,她都有权一手包揽。”对程先生的一厢情愿也体现出她任性的小女生情绪。她的婚姻也并不幸福,孩子跟爹玩得很亲近,她却从不参与其中,完全疏远了家庭的生活,不愿别人走进她的生活。最后也是因病而早早去世。蒋丽莉总是这样一厢情愿地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这是一种自私,也是一种自负。
三.薇薇和张永红
薇薇是王琦瑶的私生女,但她没有母亲漂亮。“薇薇称不上好看,虽然继承了王琦瑶的眉眼,可那类眉眼是要有风韵和情味作为底的,否则便平淡无趣,”“她难免也是干巴巴的,甚至在神情方面有些粗糙。”因为外貌的原因,她对母亲生出嫉妒之心,时常跟母亲争衣服穿;同时也有些自卑。由于受母亲的影响,她也开始注重穿衣打扮,但是追求美丽是需要花钱的。她们母女常因为钱的问题而怄气,“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薇薇就是这样将钱和心情做代价,举步维艰地前进。”王琦瑶对薇薇也不像是一个母亲的样子,经常也与薇薇较劲,她没有教女儿该懂得的道理,反而在着装打扮上故意刁难。薇薇也因为外貌的原因,经常捡好朋友张永红抛弃的男人,对此,她也不觉得委屈,还有些许得意。不过后来也到美国去了,相信生活也不会差到哪去。
张永红是薇薇的好朋友,相貌不错,对时尚也有敏锐的捕捉力,这都是薇薇没有的。因此王琦瑶经常与张永红聊得才像一对真正的母女。张永红凭借美貌不停地换男朋友,可谓风流人物,但这样一个风流人物的家境却是极其惨淡的,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样的一个女孩,依然对时尚有疯狂的迷恋。她就像年轻时的王琦瑶,有美貌,爱时尚。但是像这样的女孩,总是会认为自己容貌过人,在择偶方面总是高不成低不就。交男朋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自己的时尚买单。最后交的男朋友竟然成为杀害王琦瑶的凶手。
一部《长恨歌》,写了几个女人的悲欢,写尽了一个女人的繁华与苍凉。不同的时代,女人的命运好像殊途同归。而这样平凡的命运,却有着各自的曲折,王安忆通过描写这几个女性的命运曲折来折射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历史变迁。而这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变化之歌,更是一代代女性命运的长恨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