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诗歌意境分析

(2016-06-08 23:12:38)

13级汉语言2班

许迪

201330710122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在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镜相互交融,互相渗透,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同时它具有含蓄深远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因此也就具有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性特征。

这是陆游在75岁时创作的两首悼亡诗。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所以纵观整首诗, 所透露出的是诗人浓郁的愁绪,而这种愁确实也是由景而生的,从此处可推敲分析这首诗歌的意境特质。

《沈园》是诗人陆游对自己年轻时爱情岁月的文学回忆,寄托着对妻子唐婉的真挚情谊,所以我们要理解这一首以情动人的诗作,自然也是需要结合诗人陆游与妻子唐婉二人的情感遭遇作为背景来理解的。唐婉是陆游的第一任妻子,与陆游两情相悦,后因陆母偏见而被拆散。她也因此写下著名的《钗头凤》,写下《钗头凤》不久后,唐琬便香消玉殒,抑郁而终了。 之后便关于这段不够圆满的姻缘,后世有了各式各样的言说。

其实诗人陆游是以大量的爱国诗见长,而颇受到赞许,而其几首为数不多的爱情婉约诗词,在我个人看来,相较于气势雄浑与一腔爱国热忱,细水流长的浓浓深意则更为动人。

这首诗《沈园二首其一》最主要的意境便就是沈园这处地方,沈园是真实存在的。陆游年轻时候与唐婉相遇在沈园,而在唐婉去世之后,沈园这处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块单独的地名,还有沉在感情流散里的怀思愁怨。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该句出现了“城上斜阳”“沈园”“旧池台”这几处意境。以深远之境描绘冷清寂静的思绪与怀念,陆游在熔铸意境时,往往寄情于景,景随情迁,使得情与景之间取得高度的统一。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伤心桥”“惊鸿”,无处不展现着旅游对于过往的思念,也是对于爱妻唐婉深切的爱意,更是对唐婉的逝去而油然而生的浓郁的痛。其次是陆游虚实相生的对于意境的描绘,情韵俱佳的境界实有在目。他所呈现的真实的景与它所暗示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了强烈的动态美,在《沈园》中便表现为委婉曲折,崎岖幽冷的,具有了一股“阴柔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