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徽因诗歌《八月的忧愁》意境分析

(2016-06-03 07:39:42)

林徽因诗歌《八月的忧愁》意境分析

2014级汉语言文学3班 禤秀慧 201430040328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景物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在我国古代是文人在总结诗词、音乐、绘画、文艺的创作理想中发现的。在现代文艺学中,“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思想空间。”意,指情与理,即主观的感受、情感对生活的理解;境,指形与神,这种阐释立足于最根本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怀,捕捉到中国传统人生观内在的生命意识。意境在我国现代文艺学中是主观创作思想情感的真情流露,是客观审美情趣的塑造。

林徽因在《究竟怎么一回事》一文中说:“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己内心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怨,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辨味,在眼前或记忆里官感所触遇的意象———颜色,形体,声音,动静,或细致,或亲切,或雄伟,或诡异;再一方面又追着理智探讨,剖析,理会这些不同的性质,不同分量,流转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会,交错策动而发生的感念;然后以语言文字(运用其声音意义)经营,描画,表达这内心意象,情绪,理解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里,适应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澜。”

诗歌的意境审美需融入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的体验,静态事物与动态事物的展现,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抉择;林徽因的诗歌中不仅仅表现的是作者内心感情的融入,同时也是诗人心灵的追求。

时间与空间的意境审美结合

林徽因的诗作蕴涵着诗人的人生追求,这些追求包含了诗人丰富的人生思考与人生经验,每一首诗作的表达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佳作。因此,它在平易的抒情外表下内含了时空存在的巨大张力。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时间和空间往往是以一种万物交融的方式存在,成为对立而又交构的两种意念,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使得历史风云和现实场景合而为一,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境界。古典诗歌强调的这种存在状态对于节制诗歌过分外露的情感和思绪具有平衡和调节功能。林徽因的诗歌也有意识地承继了这种方式,在很多时候是以意象的叠加来冷处理过热的诗情。但林徽因在诗歌创作中又不拘囿于这种完全交融合一的境地,她更重视主体自我向世界的开放性存在,也即将自我以客体的方式投入观察的事物中,把生命存在也作为一种客观的体验对象,展现出诗人更深层的生命体验。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分析,“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诗歌创作是个体情感集中表现的一种形式的展现,而“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遭遇以及全部的文化的情感的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而体验的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终结常常是一种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

作为创作主体,其独特丰富的人生经验构成了创作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创作的思想走向及艺术生成。

如林徽因的《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客观审美意境的构造是客观意识的表现。“黄水塘”、“高粱梗”、“窄条路”、“村庄”、“田垄”等,这些客观的景物传达的是诗人思绪的情感,景与情、情与景的交融使诗的意境产生独特的审美,同时,心理距离与事物产生美,心灵的不断追求,使客观事物在表达方式上融入了意境的范围内。首先,诗人在八月的田野上看到的是夏末秋初的风景图,可是在林徽因的心里却充满了忧愁,像田里那窄条路一样,无法舒展,无法释怀。其次,是夕阳夕照下的村庄带来淡淡的思绪,内心的矛盾在不断挣扎,究竟是什么在影响她的心理呢?是忘不了过去的回忆,使她在现实生活中常有惆怅之感。诗中乡间景色优美,意境清新,映衬出诗人在八月里淡淡的忧愁。

整首小诗语言简洁,并无惊人之语,描绘出的却是有层次、有情节的图景,表现丰富的、意味深长的意境。

《八月的忧愁》写于19369月,作者所经历的特殊的时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八月的忧愁》皆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情流露,澄澈空明,不带半点功利性;在浅斟慢酌中,纯诗的情韵、高逸的精神,犹如清风拂面而来。这首诗运用写景抒情的手法,用充满诗情的意象描绘出自然事物的灵性美,情与景的交融,景与情的映衬,创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

结束语

人生在世,有着十分复杂的生命体验,生存本身充满无数的隐喻,唯有用心灵去阐发和体悟那种生命智慧。”林徽因的诗作蕴涵着诗人凝重的人生体验,这些体验包含了诗人丰富的人生思考与人生经验,主观逻辑的思维与客观审美的发现使意境更富有震撼力、凝聚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