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麻雀(教学实录)
(2017-03-26 15:09:51)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课堂实录 |
麻雀
执教: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小学 林秀平
(师课前板书标题麻雀)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齐)
师:请坐,好,这节课呢?我们来继续学习屠格涅夫的散文(师生齐读板书)。麻雀。我们已经读过课文,那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呢?
生:出现了猎人
师:嗯,课文中出现了猎人,也就是“我”,对吗?好!还有呢?接着说完。
生:课文中出现了我、猎狗、老麻雀和小麻雀
师:好,(板书:我、猎狗、老麻雀、小麻雀)故事就是在这四个角色之中展开了,现在我们拿起书,翻到课文第60页,我请三个同学分三段来读课文。(随机选三位学生)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每段当中主要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呢?好,现在开始。
生:(读第一段)
师:好,这一段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
生:是讲的猎狗和小麻雀
师:猎狗和小麻雀,猎狗要干嘛?
生:猎狗发现了小麻雀,准备要吃掉它。
师:哦,要吃掉小麻雀!说得非常清楚,好,请坐。(板书:连接猎狗和小麻雀写1、吃掉)继续读第二段。
生:(读第二段)
师:注意一个字(嗯,你说)注意一个字的读音,可是因(生接)为(wèi)。对,是因为啊,其他地方都读得非常准确,那这一段又主要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呢?
生:讲了麻雀和猎狗的事
师:嗯?老麻雀和猎狗的事吗?不同的想法的,你说——
生:主要讲的是老麻雀要保护小麻雀
师:嗯,要保护小麻雀,书上有一个词叫什么?(生:救,拯救)是啊,拯救(板书:连接小麻雀与老麻雀,批注2、拯救)小麻雀,xxx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生答:同意)好,请坐,第三段
生:(读第三段)
师:(点一学生)好,你还说
生:是我把猎狗带走的,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师:我(生齐接:唤回猎豹,带着它走开了)(板书:连接我和猎狗,批注3、唤回)好,现在请把书平扣在桌子上。那我们看这三段内容,你能根据刚才这三段内容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件猎狗发现了小麻雀,想把它吃掉,但是老麻雀要保护和拯救小麻雀,然后我看见了之后,就急忙把猎狗唤回来,带着它走开了。
师:他刚才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的,对吗?(生齐答:嗯)那你能不能从课文中角色的角度出发,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呢?比如,站在“我”的角度或者站在猎狗的角度,谁会?(生齐举手)你先说
生:我的猎狗…….(师提示:你站在谁的角度?)我站在猎人的角度,我的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这时,老麻雀想拯救小麻雀,我急忙唤回了我的猎狗。
师:(提示:带着它走开了)好,你还能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来说吗?
生:我站在老麻雀角度上,猎狗想吃掉小……,我的幼儿,我去救小麻雀,猎人带着猎狗走开了。
师:(提示:猎人首先得……)唤回了他的猎狗,并且带着它走开了。非常好!其他角度?
生:我是站在小麻雀角度看的。有一天,猎狗想吃掉我,我的妈妈奋不顾身来救我,猎狗没料到我妈妈有这么大的勇气,主人带着它走开了。
师:真好!还有一个角色,谁能说?
生:一天,我发现了一只小麻雀,我想吃掉它。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想拯救这只小麻雀,我的主人看见了,急忙把我唤回去,带着我走开了。
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啊,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那这节课我们就深入学习这篇文章。好,请拿起书,我们先看文章的第一大段,请你小声读一读第一大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你是从哪儿感受的?现在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出示课文)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生:刚出生的小麻雀。因为课文里面说“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然后,我从这里看出它是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
师:(标出此句)同意吗?谁来再给她补充一下,你说。
生:我给他补充一下,应该是因为它的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所以它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
师:嘴角嫩黄?你怎么就知道它是刚出生的呢?
生:因为刚出生的小鸡,它的嘴角也是嫩黄的,所以小麻雀和小鸡都是一种鸟。它嘴角嫩黄,也说明是刚出生不久,头上长绒毛,也是因为出生时间不长。因为长大的麻雀长的羽毛,它头上长的却是绒毛。
师:你看,她理解得多好!抓住词而且联系到生活实际,体会出这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特别好!那你还能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从哪里体会到?
生:我感觉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因为猎狗已经放慢脚步,悄悄走上前去,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因为猎狗嗅到小麻雀在前面,可能不一会儿就被猎狗吃掉了。(师:所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
师:真不错!其他同学你还有什么?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无法飞行的小麻雀。因为它已经在地上了,它不能飞到它的巢里去,只能无可奈何拍打着小翅膀。
师:真好!她体会的。就这……你还有补充吗?
生:我还从这能看出这是一只急需帮助的小麻雀。因为它飞不了,不能到巣上去,所以需要帮助。
师:需要别人帮它回到巢里去,对吗?(生答:对)嗯,不错!那你能把你刚才体会读出来吗?谁来读一读?你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就是这样一只可怜的,弱小的,又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被猎狗发现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同学们,对于小麻雀来说,(出示猎狗图片)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你说。
生:危险的时刻。
师:这跟我们平时眼看要摔跟头那个危险一样吗?(生答:不一样)这是一个……真好。
生:它……它有……它说不定被猎狗给吃掉,有着生命危险,需要别人帮助它。
师:真好!这是一个有着生命危险的时刻,小麻雀的命是危在旦夕,就在这时候老麻雀出现了,它要拯救自己的(生接:幼儿),现在请你默读文章的第二大段,,用书上的一句话出来,老麻雀是怎样拯救自己的幼儿呢?把它画下来,现在开始。
师:什么是张开的意思啊?
生:老师,就是......
师:扎煞就是张开的意思,什么样?想象扎煞全部羽毛的老麻雀,什么样子?
生:刺猬的样子
师:像一只小刺猬一样,它要怎么样啊?全力的救......
生:自己的幼儿
师:后面还有绝望地叫着,“绝望”什么意思?
生(争相恐后): 没有希望
师:一点希望都没有。那既然它一点希望都没有,联系前面的“像一块石头似的”没有希望了,它还那么坚定、毫不犹豫地飞下来,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它救子心切。嗯“绝望地”。但是只有一丝丝希望,它可能 能把小麻雀给救回来
师:现在有希望吗?
生:没有
师:绝望是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它是那么坚定的去?
生:因为它既然没有一点希望,那我也要拼了命的去救我的幼儿
生(齐答):尝试一下
师:是尝试吗?
生:我觉得就是它既然知道一点希望也没有,但是它还是要......但它不能忍心地看到自己的幼儿被猎狗给吃掉
师:活生生地吃掉,这是它不能够看到的,因此它会不顾一切地去救自己的孩子。尽管明明知道没有希望,但是孩子比它的命更重要,你把这个感受读出来。自己读
学生自行朗读此段。然后老师点名叫学生站起来读这段。
师:因为多么伟大,还有谁来读?
一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老麻雀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要拯救自己的幼儿。那除了这一部分内容,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老麻雀是怎样拯救自己的孩子的呢?拿起书,你画的其他内容呢?
生:我是从“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看出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幼儿的。它想和猎狗搏斗,但是它明明知道自己斗不过猎狗,但它也要尽力的保护小麻雀
师:领会得真好,(让学生把体会到的有感情地读一遍)请坐。你敢......还有理解
生:我感觉老麻雀非常想救小麻雀。因为它本来就知道自己斗不过猎狗,但是它还是想和猎狗拼
师:麻雀有多大?猎狗有多大?一只小小的麻雀要和猎狗搏斗,这是要干什么呢?
生:去拼命
师:拼了命也要救自己的孩子,把这句话谁能再读一读?好,你来
学生读
师:“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生:搏斗)”。同学们,就是这样一只小麻雀,它要和庞大的猎狗搏斗来拯救自己的幼儿。如果你就是这只老麻雀,面对着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牙齿的猎狗,向着身后弱小的,还没有飞上蓝天的幼儿,看着旁边猎人,你会对他们中的谁说些什么呢?(播放文中各个角色的图片)
生:我会对猎狗说,猎狗我不怕你,你来吧,我跟你拼了。
师:勇敢的
生:我会对身后的小麻雀说,小麻雀你不要怕,我会保护你的
师:慈爱的家长
生:我会对身后的小麻雀说,小麻雀,孩子你不用怕,有我在,你不会有危险的
生:我会对猎人说,猎人你把猎狗唤走吧,要不然我的孩子和我都会有危险的(师:你怎么会说,我的孩子和我都会有危险呢?)你看,猎狗那么大,两只小麻雀都吃掉也是有可能的
师:嗯,那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实际是在告诉猎狗,只要你想吃掉我身后的孩子,必须得经过谁这关啊,(生接:经过我这关)吃了我,你才能够去动我身后的孩子,对吗?多么伟大的······你说
生:我会对我身后的小麻雀说,孩子,你不用怕,只要有我在,我不会让猎狗动你······动你······一根绒毛的。
师:还有吗?
生:我会对猎狗说,猎狗,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尽全力地保护我的孩子。我绝不会让你伤害到它的。
生:我会对猎狗说,大家都是动物,为什么要互相伤害呢?不要伤害我的小麻雀和我,这样······(师提示:你也有自己的孩子啊,父母的爱子之心是一样的,对吗?)
生:我会对猎狗说,你最好······你别吃我的孩子吧,我的孩子太小了,还没有飞上蓝天呢,你要吃就吃我吧!
师:是啊!多么伟大
生:是母爱。
师:是母爱,还有呢?
生:老师,可能它是男的,应该是父爱。
师:也可能是父爱,对吗?(生答:对!)那这种爱和平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一样吗?(生:不一样)这是在什么时候的爱啊?
生:这是在生死关头对孩子的爱。
生:这是在一种千钧一发的时刻的一种爱。
师:在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对孩子的爱。(板书:爱)就是这种爱让老麻雀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勇敢的飞下来保护自己的孩子。那我们能不能······刚才听同学们朗读啊,我非常感动,我们现在能不能,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共同感受一下老麻雀在生死关头的爱子之情,我读黑色的字的部分,咱们同学读红色的部分,好吗?(出示课文)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师:故事结果又是怎样呢?看第三段。我急忙唤回(生接: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你有什么问题吗?就这一段。
生:那个人······那个人为什么不让猎狗把那两只麻雀都吃了呢?
师:实际上用书上的话说就是他为什么要唤回自己的猎狗,对吗?为什么不让猎狗继续前行呢,对吗?谁能帮帮她?
生:因为猎狗被老麻雀的母爱感动了,所以它慢慢向后退。
师:所以他要唤回自己的猎狗,不能让猎狗把它吃了,对吗?
生:我帮某某改正一下,不是猎狗,是猎人。
师:嗯,猎人唤回他的猎狗,对吗?嗯,还有呢?
生:是······猎人被老麻雀这种,那个······那个母爱的精神感动了,所以他不忍心,不忍心让猎狗吃掉那个,老麻雀和小麻雀,就把猎狗唤回了。
师:眼前这一幕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作者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所以他唤回了猎狗,不能看着它被吃掉。你明白了吗?好,正像我们同学所说到的那样,作者在原文中这样写到。(出示原文)谁读读这段话?(放音乐)
生朗读。
师:多了一个字,“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谁能再读?
生读
师:好,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爱(板书:画个爱心)老麻雀才能够吓退猎狗,震撼了我,感动了我,让我唤回猎狗,救了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爱,生命能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正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世界才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生:起立
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点评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方草地小学林秀平老师讲授的《麻雀》一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有机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
一、语文课程中扎扎实实进行技能的训练
1、概括段意有层次,中年级是段的教学的重要阶段。这节课教师通过概括能力的训练,层层推进,教给了学生通过巩固段意来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标对中年级段提出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每一段主要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这样由浅入深,给学生一个凭借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再通过概括段意使学生初步学会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语言训练来补白,补白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是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同时,也使阅读教学更加鲜活起来。在教学中,老师提出这样问题“老麻雀为了拯救自己幼小的孩子,面对庞大的敌人,绝望地尖叫着,发出嘶哑的声音。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老麻雀会对猎狗对自己的孩子对猎人说些什么?”这一补白通过换位想象思考,进一步理解老麻雀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感受到老麻雀在生死关头不畏强暴的博大的爱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读书是语文的根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一次次朗读,一步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朗读是一个将文本内化彰显的过程。这节课,学生就是在一次次的朗读声中理解了老麻雀是怎样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拯救自己的孩子,使在场的每位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亲子之情的伟大。
二、课内引申拓展课外阅读
教师适时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氛围,这对学生跳出狭小的认知天地是十分有益的,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因而,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理解了我为什么会唤回猎狗,教师出示作者原著中一段话“我崇敬这只小小的鸟儿,我崇敬它爱的冲动。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这段话既说明了我唤回猎狗的原因,又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同时,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原著,向深处延伸,拓展她们课外阅读的空间。
三、整体设计以情贯穿全文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情感的统一,教师通过自己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步步拉近,乃至于一节课后,学生的情感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教师揭示了课题之后,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初步感受老麻雀浓浓的爱子之情;接着细读文章,品析语句,理解老麻雀奋不顾身救子之情;最后,通过感受朗读,体会老麻雀深深爱子之情,以情为线索,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感体验的空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气氛,有效地通过语言、图像、音像等手段构建情感深沉的舞台,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达到以情促情的效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总之,林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获取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机智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希望她能够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谢谢大家!
观后感
梁秀苹 06号
总而言之,上课的老师给人感觉经验丰富,课堂组织能力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具体而言,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提高学生语文的基本素养方面,教师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发展思维。教师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会让同学们自身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以及利用同学的想象,体会表达的情感。如“老麻雀像石头一样落下来”,“像石头”则一方面表现了老麻雀落下来的快、准、狠、坚定;另一方面表现老麻雀的护子心切。
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方面,课堂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同学们通过对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学习,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伟大的爱,还有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发现小麻雀是刚出生的。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方面,教师注重自主、探究,但在合作方面缺乏,主要以学生自主补充为主。这样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行解决问题的习惯,但忽视了团队合作。
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方面,教师仅仅只是起引导作用。让学生站在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猎人各个角色的位置上说自己内心深处的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组织显得更加生动有活力。
学习这篇课文,从教师引导学生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认识,母爱在老麻雀身上体现得那么形象而具体。同时,更懂得去尊重爱护小动物,它们的情感表达来得更具体。
附原文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