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年级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影响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7-09-30 14:14:4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

小学低年级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影响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延安育才学校课题组

一、研究的课题

小学低年级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影响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小学教材中,插图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教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辅助于教学,也是教师学生研读教材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低年级,几乎每个科目每一课都有插图,甚至几个字词或单词都配图。其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特征,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教材内容,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爱美的情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课本插图的作用渐渐被淡化,学生对课本插图的兴趣逐渐减弱,教师也逐渐忽略了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引起师生对插图的重视,指导师生在教学中正确使用插图,发挥插图最大的功效,这一课题值得研究,所以我确立《课本插图对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为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合理挖掘和利用教材插图的价值,不仅涉及范围小,而且可操作性强,解决的又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计划通过对相关著作文献的充分搜集,并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插图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为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插图时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思路,提高教学效率,并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推广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建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写作和审美、逻辑思维等能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研究内容

    1.统计小学各年级秋季语文、数学、英语教材所有插图的数量。分析课文插图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归类整理。

    2.了解课本插图的使用情况。了解目前学生对所学课本插图的印象是否深刻,是否关注插图的内容;了解教师在备课、上课、设计教案时是否关注课本插图,课本插图资源的利用率。

    3.了解配套教学参考资料对插图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论述情况。

    4.研究利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5.研究利用插图培养观察能力。

    6.研究利用插图发展言语能力。

五、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克服形式主义,扎扎实实的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确保研究成果经得起科学的验证。

2.自主性原则: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潜力。

3.灵活性原则:对于那些难以估计的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结果,适当调整方针政策,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改进的策略,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工作,使实验工作顺利达到既定目标。 

六、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积极探索课本图片的有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分两组,即使用插图和不使用插图实施对比教学,边实践边研究。

    2.观察法: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方法和相应的观察能力。

    3.调查研究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利用插图的现状作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做出分类处理,因材施教。

    4.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有关在教学中利用插图的运用的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

    1.安排研究的大体时间阶段。

    2.确定需要参与或配合的教师,部室,及班级中的重点学生。

    3.收集文献资料,并加以归类。

    4.阅读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并撰写读书笔记。

    5.统计人教版小学各年级秋季课本教材所有插图的数量。分析课本插图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归类整理。了解配套教学参考资料对插图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论述情况。

    6.对教学中使用插图进行研究。可以进行使用插图和不使用插图实施对比教学,边实践边研究;可以着重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方法和相应的观察能力;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和审美等能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审美情趣。

    7.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常态下教师使用插图,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调查,做好资料统计、汇总、分析。

    8.寻找研究中的问题和缺失之处,及时进行阶段总结。

    9.对各种材料做好分析归纳整理。

    10.撰写课题总报告,作好结题准备并结题,申请成果鉴定。

八、课题预期结果

    1.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思路,并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2.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建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和审美等能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审美情趣。

    3.形成书面典型课例,研究报告及论文。

.研究工作组织与管理

    依托教学,按照计划有序扎实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