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助发展,名师示范展风采---暨鱼峰区参加2018年广西初中英语主题教研活动

分类: 教师风采 |
专家引领助发展,名师示范展风采
---暨鱼峰区参加2018年广西初中英语主题教研活动
初冬微凉,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进一步提升教研力量和教育教学质量,2018年11月18日至19日,由广西教育研究院主办、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玉林市第三中学协办的2018年广西初中英语主题教研活动在玉林市第三中学多功能报告厅火热举行。鱼峰区教研室组织柳州市第八中学的教师代表们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其中赵永红老师的录像课经过柳州市的层层选拔较量,以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参加广西区的优质课评比,在广西各地市推送的31节英语课例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受邀参加此次教研活动,并向广西初中英语教师做现场展示,赵老师用智慧和激情向与会专家和同行们呈现了这节获奖课例,并获得一致好评。
一、赛前准备
赵永红老师于2018年9月接到通知要在柳州市质量分析会上上一节阅读展示课,这节展示课将进行现场录制,参加由10月份广西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全区学科主题活动优质展示课评比》活动。在此之前,赵老师从来没有参加过大型比赛,赵老师通过反复研读大赛文件要求,确定方向后,进入了准备阶段。
万事开头难,但我们也懂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赵老师从教案的设计、课件的设计、说课稿课件等方面进行多次修改;从语言的组织、重难点的把握、课件背景颜色、字体大小等细微之处进行反复修改;最后的说课稿也是精雕细琢,几经易稿,句句斟酌,目的是让这节阅读课更好地为学生、为课堂服务。
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在鱼峰区教研室李蔓副主任高屋建瓴的指导下,在柳州市第八中学团队老师们的悉心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赵老师确定课件制作和设计说明稿后,就进行反复试讲,研磨修改,精确到每个细节,每一句话的录制,每一个字的斟酌,力求每个环节的衔接更自然。大家齐心协力地为赵老师献计献策,提出很多改进措施和宝贵建议,这些给赵老师的不仅仅是技术指导,更是前进的动力。
二、现场展示
会场上,赵永红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课例展示是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2 My home town and my country Unit 2 Cambridge is a
beautiful city in the east of England.这节阅读课是基于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思维品质的一节展示课,这也是一节融合了柳州市第八中学英语组集体智慧的展示课。赵老师先让学生猜测老师来自哪里?带着学生从生活走进文本,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提前感知本课的目标语言,自然而然引入本课话题“家乡”。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赵老师采用了PWP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读前环节,赵老师利用英国地图介绍英国的概况以及部分城市的方位,利用视频介绍英国的风景名胜,带领学生“走近”语篇,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读中环节,赵老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Skimming/ Scanning/Jigsaw
Reading了解Cambridge和London的地理位置、河流、人口、历史和著名景点,以及England的概况和到英国旅游的注意事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对语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把握文章细节,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语篇结构,掌握目标语言;读后环节,赵老师让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并进行现场写作,带领学生“走尽”语篇,在真实的语境中输出目标语言,内化语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最后,赵老师通过写作鼓励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争做一名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初中生。
在这节展示课例中,赵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了当今课改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下背景下的深度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既有文本内容知识的挖掘,也兼顾到阅读策略的学习指导,给学生创设合理语言学习情境,带领学生从生活走进文本,再从文本迁移返回应用到生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被评为一节实效性高的优质展示课。我们深知,这些肯定和荣誉都来之不易,不论是赛前的认真备课、磨课、议课和改进,还是展示活动前夜的集体奋战,都充分展现了我们一直坚持的团队互助合作,协同进步的精神。
三、其他课例展示
此次活动的课例展示共四节,除了柳州市鱼峰区第八中学赵永红老师的这节展示课,还有南宁市第四中学的衣娜老师和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马晓莉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课题是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Unit 2 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以及玉林市第三中学何春老师带来的是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衣娜老师运用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和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要表达的语言结构,突破本课语言重难点,整节课贯穿“Reading for writing”以读促写的教学思想,既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又深挖文本,融入爱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马晓莉老师采用了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的3×3核心能力要素,利用WWF的照片以及WWF招募信息,让学生思考并推理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创办宗旨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整节课马老师将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并达成德育渗透的目的。
何老师运用扫读、精读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并使用以下结构描述事件的步骤:“First,… Next,….Then,… After that,… Finally,…”训练学生捕捉细节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多角度和反思性思维的意识,从而进行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
四、专家点评
展示课结束之后,授课老师进行了课后反思,专家进行评课,与会老师对话专家,大家各抒己
见,畅所欲言。其中,北师大孙教授建议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对文本的阅读要做到:Reading the lines,Reading between lines,Reading beyond lines;对学生要做到“七增”,即:增添文本情境;增强提问意识;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增多学生分享讨论的机会;增大学生课上发生空间;增长学生阅读乐趣;增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南宁市教科所兰虹老师给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即:意识要有;观念要新;定位要高;问题设计切入口要小。
柳州市教科所桂建楠老师对赵永红老师的阅读展示课做出了总体评价。她指出,赵老师这节阅读课关注了英语教学目标的五个维度,即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这节阅读课也符合核心素养下英语教学的要求,聚焦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问题引入文本,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接着对文本进行了整合与提升,以家乡这个话题为中心,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文本输出,从不同的角度打开了学生的视野。
五、专题讲座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有专家指路”。此次教研活动,我们还有幸聆听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孙晓慧教授给我们带来题为“基于英语学科核心能力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专题讲座。
首先,孙教授指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英语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侧重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容易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互动不够,没有给学生更多参与语言学习的机会;课堂没有完全做到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无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始终处于被动阅读者的角色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孙教授结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理论依据,提出英语课程发展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接着,孙教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能力给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一些建议:教师应深挖文本,做好教材分析;基于英语学科核心能力,制定具体教学目标;围绕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基于情境,实现小步子式滚动;育人价值体现潜移默化;教师应宽松化引导,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孙教授用形象的比喻来解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她说,教师们在课堂上要当一个引领者,即“放风筝”的人,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要像制作“一串葡萄”,具体教学活动设计要像“烙煎饼”一样小步子滚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最后,针对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堂,孙教授还提出了“七化五结合”。七化即:文本解读需深入化;教学知识需结构化;教学活动需情景化;教学方式需问题化;教学步骤需滚动化;教师引领需宽松化;育人价值需潜移默化。五结合即:语言与意义相结合;文化与思维相结合;理解与表达相结合;合作与研究相结合;提出问题与问题解决相结合。

但是,如何做到深挖文本,做好教材分析?孙教授建议教师们要研读好语篇,尝试回答“what”、“why”和“how”这三类核心问题。
What:语篇“写了什么”或“说了什么”,关注语篇的基本意义。 通过分析应该能回答出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内容是什么?作者对这个主题持什么观点?
Why:作者或说话人“为什么写”或“为什么说”?作者或说话人希望传递什么观点、引发何种思考或价值观讨论?需要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回答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How:语篇“是怎样写的”或“如何组织的”?即文章围绕着主旨是如何组织和安排素材的。重点关注语篇的文体形式、内在信息和观点的逻辑关联,梳理结构化知识,这些是学生需要建构、内化和运用的知识网。
六、赛后收获
经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参与和观摩,结合专家的讲座和其他老师的展示课,赵老师感悟颇深:
首先,赵老师深刻地明白了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在学习目标、知识呈现方式、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的迁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深度学习的教学“深度”是建立在完整而深刻地处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它更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理解、更强调学习内容的有机结合、更在意学习过程的建构反思、更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的解决。
其次,青年教师只有在不断的磨炼中才会成长,这个过程也许磨人心、累其力,但获得的是能力的提升、心灵的涤荡,研磨之路,累并快乐着。当然,我们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团队的助力。
最后,赵老师借此机会感谢鱼峰区教育局李蔓主任的信任和帮助,感谢鱼峰区政府对青年教师培养。我们将怀着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奋力前行,更好地展现鱼峰教育人的风采!
总之,鱼峰区今后将会更加深入、合理地运用深度学习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相信,深度学习不仅仅能为教学锦上添花,更能够雪中送炭;我们更加相信在柳州市教科所桂建楠主任的带领下,在鱼峰区教研室李蔓主任的推动下,在各位一线老师的努力下,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新理念,深度学习,我区英语教学成绩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一起期待鱼峰教研之路百花齐放,鱼峰教育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