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本次考试,我们首先明白一下试卷讲评应如何进行,一套试题中这个每个题的难度是不一致的,学生出错的这个数量和程度也是不一致的,在讲评这个试卷的时候,应该有重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有时是费力不讨好。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的来谈一下试卷讲评:
学生失分率较低的这些题通常可以说不用讲或者说点到为止。二
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应该是具体的情况来适当的进行讲解。
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这些试题,这类试题往往是对学生来讲,具有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这些考题,那么我们才应该重点的去进行讲评。
其次、讲评试卷时需注意些什么?讲评试卷时应注重方法,不仅是提供给学生正确的答案,要重视对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进行讲解。要让学生重点明白你应该答什么,从几点去答,特别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回答。
最后在在答题方法上指导上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学会读题、读图、审题,理解题意,能够准确把握答题的方向,第二要指导学生理清答题的步骤,同时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和规范性,第三第三呢,就是要指导学生在答题的速度上,做到准确并能够在试题的难易较大的这个情况下,能够灵活的来一一解答,
反思:对于本次摸底考试,我们应该进行如下的反思,第一,就是要把课本上这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规律等基础知识,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应该把每一个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要紧扣我们的课本来进行分析来进行讲解,要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和原理学会对号入座,并找出自己考卷中的这些错误予以进行改正。试题面对全县学生来讲都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生来单独的去进行评卷,结合自己的学情,去学会分析试卷,结合你自己学生的程度,看看试卷的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多用时间去透彻的分析。
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根据1~4小题的得分情况来看总分21分,第一题8分平均分5.4分,第二题4分平均分3.2分,第三题3分平均分2.1分,第4题6分平均分2.6分。
第1题默写题应该说出的很常规,都是能够预料到的重点句的理解与默写,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对这类题型的高要求认识不足,基本会背,但默写准确度不高。对于此类题型,在巩固背诵的前提下,狠抓默写准确度。2题基础部分的字词题学生的得分率还可以,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寄予”这个词较陌生,运用频率没有“给予”高所以多数同学出错。以后应该以专题练习的方式加强重点词注音、字形的复习巩固。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难写字的强调。以专题练习的形式不断强调、巩固,以保证送分的题目不丢分。
第3题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这道题是去年新型的题,以前只提到文学常识未考文化常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道题考到了古人的称谓,要让学生明白古代对对方的父亲应该有哪些称呼?比如说令尊尊公、尊大人,尊府、对对方母亲这个称呼有令堂、太君等,自己父母亲称为有家父、家严、家母。这些必须告诉学生。
4题失分最严重,这道题主要是考到了一个图文转换和应用文的这些知识点,那么针对的第4题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会读题,这个读题就要注重的题干,从标题内容可以看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微信朋友圈信息分布统计图”,下面我们就应该是学会第2步去读图,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它分为这几个部分游戏战机、明星八卦、各类自拍、幽默笑话、校园生活、读书学习、家庭生活和其他几个部分,结合各部分所占的比值,进行比较就能看出一些问题,下面的第3步我们再去结合问题的要求,用说明性的语言简要介绍统计图中的内容,问题要抓住关键词如“说明性”“简要”这些词,所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下面第(2)小题,我们就应该明白应用文书写的格式,首先要告诉学生应用文考哪几种?书信、启示、通知申请书、倡议书、借条等这最常用的这几种应用文他们的格式以及正文内容的要求告知学生。特别是像这次考到的倡议书发出了哪些倡议,这些必须内容要明确,同时语言还要简练。
第二部分阅读(5到20题49分)5~6题是古诗词阅读,从得分情况看,5题3分平均分是2.6分,6题3分得分1.3分,从此得分可看出学生对古诗词的主旨内容理解有很大的欠缺,这显然表现在学生的用词及语言运用不够准确,比如学生在回答时提到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抱负,但没有说出什么远大的报复呀,要在语言的组织上及回答此题的技巧上多下功夫,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的变通要切题还要做到完整。文言文阅读7题4分平均分1.1,8题4分平均分2分,9题2分平均分1.3分,10题3分平均分1.9分,可见失分比较严重的就是7题,学生字词理解不到位,就告诉我们老师在以后复习这些文言文的时候,要注重对课下注释的实词和虚词进行巩固练习,有时候不要认为学生简单的东西都会都能得到分,然而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有很多这些基础的知识,由于老师学生的轻视而丢失了大的分值。或以为痴 或:多数学生写成或许和也许的意思,可能就是结合《岳阳楼记》中的“或许二者之为”还有,《陈涉世家》中“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理解才到位。这句话去理解的,再次要强点学生要结合语境去进行理解。谧乃感激:感激出自《出师表》由是感激,意思一样感奋激发之意。勤力不怠: 的怠字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的“弗之怠”意思一致都可理解为懈怠。
本篇文章所选的这个文题内容还是比较浅显的,从考察的内容看呢,更加注重了基础字词的考察,除了对字词的考察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的,包括就是考察了这个句意段意所以说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内容,由句到段再到篇的过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仍非常欠缺,亟待加强方法指导和系统训练。
古文阅读的得分率不高,只有50%几,主要是因为学生词解、翻译遗忘较厉害,内容又把握不准。对古文的复习,还是要突出强调重点,划出重点词解、重点句翻译,列出问题进行落实。另外还需特别强调古文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现代文阅读部分11题3分平均分2.8这道题得分很不错,12题3分平均分1.9分,失分原因学生没有申请题干要求,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学生没有看清题干的要求,是那些?多数学生只回答了一种说明方法所以失分。13题学生能回答出第一问,但在回答说明理由的时候都未作答,所以强调在分析试卷是切记告诉学生逻辑顺序包括那些?比如由主到次,由原因到结果、或有结果到原因等内容。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结合选文内容去回答。
14题15题名著阅读失分较为严重,7分题几乎不得分,这就要求在名著阅读这一块必须得是下大功夫,不仅老师要动起来,更要强调学生必须去阅读,对细节问题要进行有选择性的回顾复习,以问题去带动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