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肥的10个优点与一个不能忽视的缺点

(2016-04-29 15:20:33)
分类: 种植
绿肥的10个优点与一个不能忽视的缺点

绿肥的10个优点

一、能提供作物养分,提高粮食产量。

绿肥可活化、吸收钾,豆科绿肥还可固氮,绿肥生长还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体还入农田,因此可以提供大量的养分,能

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几十年前,中国基本没有化肥工业,同样养活了数亿人口,施肥依靠的主要是绿肥和农家肥。



二、是合理用地养地的重要措施。

化肥无论如何配合使用,都是在有限的一些元素间进行搭配,难以解决作物的所有需求,特别是对于土壤综合肥力的需

求,绿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在可利用的闲置土地上发展绿肥,对地少人多的中国意义重大。绿肥能为耕地土壤提供大

量的有机质,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性状,从而很好地改善土壤质量。



三、能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

绿肥能减少石化产品的投入,培肥地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部分种植模式中,插入绿肥还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的

使用。不仅如此,绿肥是最清洁的有机肥源,没有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威胁,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农产品品

质的需求。



四、是轮作倒茬的重要措施。

在连作制度中插入一茬绿肥可以大幅度减少一些作物的连作障碍,减少病害、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在长期种植一些作物

或者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区,插入绿肥非常有效。例如,在烟草生产地区插入绿肥可明显缓解烟草黑胫病等病害。



五、能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绿肥作物多是利用空闲季节和空闲土地来种植,因而可以有效减少裸露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种植区的水土流失,改善

生态环境。在华北地区,近年来冬季裸露土地相当普遍,发展一季绿肥效果十分明显,该地区的绿肥可以在秋季播种、

冬季休眠覆盖、春季返青,不仅能够利用大约6个月的土地资源,还可以利用大约4个月的光热水资源,更能有效改善生

态环境。



六、可提供大量饲草。

绿肥鲜草和干草都是优质的饲草原料,可以解决大量的青饲料来源,替代饲料粮,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特别是在半农

半牧区,如西北地区、西南高原等地,绿肥大多可以通过过腹还田形式利用,进一步发挥绿肥的综合价值。



七、可改善水体环境减少污染。

种植利用绿肥作物,可以减少化肥使用并培肥地力,进而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进入水体。种植利用2.25亿亩

绿肥,每年估计可减少流入水体的氮素相当于67.5万吨尿素,是每年流入太湖水域氮素的8.7倍。



八、有显著的节能减耗作用。

2亿亩的绿肥每年的养分生产能力相当于500万吨尿素、410万吨硫酸钾。固定的氮肥可以少消耗750万吨煤炭,并节电50

亿千瓦时。此外,我国钾矿极少,吸收固定的相当于410万吨硫酸钾的钾素意义十分重大。



九、可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

绿肥体内含大量碳素,发展绿肥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履行减排二氧化碳等国际公约具有重大意义。据推算,2.25亿亩

绿肥可以固定1.13亿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0.97亿吨氧气。我国每年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61亿吨(2004年),绿肥的

表现减碳作用可以占到全国碳排放量的1.8%左右。



十、有直接经济效益。

利用绿肥可节省肥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以紫云英为例,1hm2绿肥可固氮(N)153kg,活化、吸收钾(K2O)126kg

,经济价值可观。目前利用的多数绿肥是非常好的饲草和蔬菜来源,其价值也十分可观。在华北,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

究表明,冬季种植一季绿肥兰薹,在春季每亩可以收获300~到500kg的鲜菜,此种鲜菜施纯天然、不使用任何农药的产

品,营养和经济价值相当高,口感很好。

一个不能忽视的缺点

绿肥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通过实践发现,不少带有病菌的果树落叶会随绿肥一起带入土壤,为病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

保护,处理不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为此,郑州百益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团队经过详细的试验研究,找到了一个

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对绿肥进行翻埋的同时喷洒生物有机肥发酵液,生物有机肥发酵液含有发酵系丝状菌群、根瘤

菌、芽孢杆菌、光合菌、放线菌等十属八十多种微生物,它可以通过种群竞争抑制消灭有害病菌,还可以彻底快速绿色

无污染的分解绿肥,提高绿肥的利用率,使绿肥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http://s8/mw690/006pTzargy701Dan20D77&690



生物有机肥发酵液260一箱,足用10亩地,联系人:乔老师  手机微信:180038164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