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盛世下的胡姬酒肆

标签:
跟着阿聪去选酒进口葡萄酒 |
分类: 葡萄酒知识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葡萄和葡萄酒作为一种舶来品,传于汉朝,流行于唐朝。
除了王翰的《凉州词》中提到
刘禹锡也曾诗云:“我本是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
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
李白诗曰:“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http://www.fancywine.cn/data/upload/ueditor/20170930/59cf0470cfef0.jpg
在大唐盛世下,有一个词叫做“胡姬酒肆”
唐代,是丝绸之路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原与西域
其中的胡姬酒肆文化,成了许多文人墨客
胡姬酒肆成了他们很好的栖息地。
http://www.fancywine.cn/data/upload/ueditor/20170930/59cf049a3d37a.jpg
李白有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胡姬面带春风,当垆沽酒,素手招客,侍酒浅笑,轻歌曼舞,为俗世所累的憔客羁旅,在这里暂时得到了释放的空间。
长安的胡姬酒肆大多在西市,西市充盈着浓郁的西域文化风情。
既然是融合了西域文化的“胡姬酒肆”,卖的这个酒自然不是传统的“杜康”
而是以进口葡萄酒为主的“洋酒”
据史料记载,当时长安城里的胡人酒肆多是中亚各国和波斯人所设,
主要开设在西市和春明门到曲江一带。
http://www.fancywine.cn/data/upload/ueditor/20170930/59cf04a88fd83.jpg
胡人酒肆里售卖的酒类有来自高昌(吐鲁番)的西域名酒“葡萄酒”、来自大食(波斯)的“龙膏酒”,还有来自东南亚的“三勒浆”等。
据唐苏鹗《酉阳杂俎》记载,“龙膏酒”是一种“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的饮料,而“三勒浆”则是以椰汁制造。
除了酒类不同,胡人酒肆中雇佣的也都是地地道道的洋妞——“胡姬”,
她们除了充当服务人员,也常轻歌曼舞以娱宾客。
这些可都是一般唐人酒馆不具备的特色,所以去胡人酒肆宴饮游乐,在当时就成为一种流行。初唐诗人王绩在《过酒家五首》中最先描写了长安城中的“酒家胡”,
http://www.fancywine.cn/data/upload/ueditor/20170930/59cf04cb061f8.jpg
李白的诗作中也曾写道:“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 君今不醉欲安归。”
另外,除了特色产品和歌舞娱乐方面的优势,胡人酒肆在经营手段上也更为先进。
和唐人酒馆常居于闹市、坐等客来不同,
胡人酒肆多设在城门路边,方便人们送友出门在此饯行。
岑参的《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就曾写道:“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想象一下,繁华的长安城里,你走过“春明门”往南有诸多小酒馆,
精明的老板娘会雇佣异国风韵的胡姬,用进口的琥珀、玛瑙杯为客人斟满林邑的槟榔酒、诃陵国棕榈叶酒或党项羌大麦酒,在“胡儿”演奏的乐曲中或歌或舞。
http://www.fancywine.cn/data/upload/ueditor/20170930/59cf04dccd219.jpg
如果赵雷生在唐朝,不知道会不会唱:“你会甩甩粟特衣袖,我有吐火罗的皮兜,走到长安城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在充满异域风情的乐舞中,
喝上一口金发碧眼、温顺可人的异域美女捧上的进口葡萄酒,
是不是美滋滋?
喝罢了酒,你也可以到港口中看看,那里随时挤满了从世界各地驶来的商船;
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商人杂居一处,
午时的钟声召唤他们走进嘈杂的市场,
日落时印度的佛教寺院与穆斯林的清真寺各安其事,
所谓的“异教徒”之间相处融洽。
这,才是的盛世该有的模样
http://www.fancywine.cn/data/upload/ueditor/20170930/59cf05329e037.jpg
盛唐的那些辉煌已经成为了历史,
但葡萄酒还在。
下了班,找三两好友,来一杯阿聪亲选波尔多进口葡萄酒,
在Fancy初见葡萄酒餐厅昏暗而优雅的灯光下喃喃低语,
猜一猜古时候的葡萄酒和现在的葡萄酒有没有区别,
当年唐朝的酒有没有你手中那杯产区的?
葡萄酒加盟热线:139618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