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设计的应用进展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标签:
参数化风景园林文献 |
参数化设计的应用进展及其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Process in Application of Parametric Design and Its Inspiration to
Landscape Design
摘 要:参数化设计,作为建筑及城市设计领域的一股热潮,如今逐渐在景观设计中得到应用。明确了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分 析了建筑设计中参数、规则和软件平台的应用现状及景观参数化设计的实践进展,总结出景观参数化设计面临的四大问题:应用 时间短、范围较窄、整体式景观参数化设计难度大、缺乏专用的景观参数化软件平台。提出了由景观学科和计算机为基础,设计 流程、景观参数、规则矩阵法为核心思想,设计研究、规划与布局、营建与形态、施工与管理为具体应用内容,这3个部分组成 的景观参数化设计体系。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应用进展;景观参数化设计体系;景观参数;规则矩阵
文章编号:1000-6664(2012)10-0040-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3-22;
修回日期:2012-06-14
Abstract: Parametric design sets off a practice boom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nd is gradually applied in landscape design nowadays.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 up the definition of parametric design, analyze the progres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s and summarize the four major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landscape parametric design, namely a short application time, limited scope, the problem of monolithic design and absence of parametric design software.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landscape parametric design and the algorithm,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parametric design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design process, landscape parameters, rules matrix method, design research, planning and layout, construction and form, and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arametric design; application progress; landscape parametric design system; landscape parameter; rule matrix
1 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1 参数化设计的概念
2 景观参数化设计的实践进展
2.1 景观参数化设计的2种方式
2.2 面临的问题
2.2.1
参数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时间短
2.2.2 参数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范围较窄
2.2.3 整体式景观参数化设计的难度较大
2.2.4
缺少景观专用的参数化软件平台
3 启示:景观参数化设计体系的提出
http://s15/mw690/006pOaW7gy7228eEq743e&690
3.1 景观参数化设计体系的基础
3.2
景观参数化设计的流程1
http://s2/mw690/006pOaW7gy7228qW9ZT71&690
3.3 景观的参数
http://s8/mw690/006pOaW7gy7228ClMnZc7&690
3.4 规则矩阵法
3.5 景观参数化设计的应用举例
3.5.1 设计研究
3.5.2 规划与布局
3.5.3
营建与形态
3.5.4 施工与管理
4 结语
参考文献:
[1] 徐卫国.褶子思想游牧空间:关于非线性建筑参数 化设计的访谈[J].世界建筑,2009(8):16-17.
[2] 帕特里克·舒马赫,徐丰.作为建筑风格的参数化 主义:参数化主义者的宣言[J].世界建筑,2009(8): 18-19.
[3] 徐卫国.数字建构[J].建筑学报,2009(1):61-68.
[4]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 数字技术工作委员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 院.建筑数字流:从创作到建造[M].上海:同济大学 出版社,2010.
[5] 徐卫国.参数化设计与算法生形[J].世界建筑, 2011(6):110-111.
[6] 徐卫国,黄蔚欣,靳铭宇.过程逻辑:“非线性 建筑设计”的技术路线探索[J].城市建筑,2010(6): 10-14.
[7] 黄晓江,等.互动环境设计与研究[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 王东.建筑设计中几何及智能算法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9] 哈成.记一次参数化设计实验II:邮局问题[J].建 筑技艺,2009(11):102-105.
[10] Michael H.Computing Self-Organisatio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Growth Modelling[J]. Architectural Design, 2006(180): 12-17.
[11] 法国亦西文化.法国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7.
[12]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池志炜/1985年生/男/广东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 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 司创作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上海 200092)
谌 洁/1988年生/女/湖北人/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 生物学院硕士研究生,英国邓迪大学艺术设计系硕 士研究生(上海 200240)
张德顺/1964年生/男/山东人/博士/同济大学建筑 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
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