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住小户型,为啥从不抱怨挤?

2024-04-09 15:14:09
标签: 家居 时尚 水晶镜面高光板 文化 杂谈

    日本的小户型为什么看起来宽敞又舒适,且很少有小户型的那种逼仄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住宅精细化设计,动线合

    动静分区,洄游动线,通过环形动线将家里大大小小的空间串联起来,无论你是从卧室到卫生间,还是从客厅到厨房,都是优活动路线,动线顺畅,空间亦显开阔。

 

   可别小看动线,动线合理的房子能极大提升你的居住幸福感。

   你会发现家里好像变大了、下厨更顺手了、做家务没那么累了、来客人也不那么别扭了……

   普通住宅涉及到的动线通常有“居住动线”、“家务动线”、“访客动线”等,动线主要作用是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互不交叉为佳。

    尽量保证动线流畅且短,每条动线缩短一点,每天就算只节省10分钟,聚少成多,一年也有100个小时的富余时间了

    房子动线长得像马拉松一样,日常居住在里面想想就十分不便。

居住动线

     应用洄游动线的是20世纪著名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早在1923年至1924年,他就为父母设计了一套房子,房子只有60,但那时候他就把动线设计发挥到极致,没有浪费一平米。

    大师的家进门分为左右两条路线,户型图右侧为访客路线,进入玄关直走可抵达客厅;

    另外一侧动线为:玄关——厨房——洗衣间(家务间)——衣帽间——卫生间——卧室——客厅;

   如此日常起居、做家务、待客互不影响。

    成片大窗设计,外面即是湖景

    墙色应用了粉、蓝等彩色

   这些思路在今天也是不过时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房子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初步理解了动线,我们先来看看“卫生间——卧室”这条线,叫法很多,这里暂且叫它居住动线。

    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动线,毕竟睡觉、如厕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做的事,不可忽视。

    举个反面例子,我们看下面这个户型实在称不上好。

首先,两个卧室是对视的,进出其中一个卧室,必须经过另一个卧室的门口,眼睛余光肯定会瞥到另一个房间,动线交叉,影响隐私,尴尬;

其次,也是重要的bug,卫生间竟然在入户门口,离两个卧室特别远。每次上厕所要穿过客餐厅、玄关……拜托,冬天我连出被窝上厕所的勇气都没有,你这还要我跨过千山万水?我选择死亡。

起床——洗漱——吃早饭——换衣服——换鞋出门,大家瞄一下这动线,冗长迂回、频繁交叉、浪费时间,这一早晨可够折腾的了。

    相比之下,这套房子的卫生间和卧室挨得很近了,出门就是卫生间,便利许多。

    但也存在一个小问题:访客动线不是很好。

    访客动线是指,家里来亲朋好友做客可能涉及到的路线,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

   好的访客动线也是好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集中在同一侧,动静分区,尽量避免其他人看到卧室等隐私空间。

就此案例而言,客人上卫生间势必经过两个卧室,一来影响隐私,二来影响卧室里的人休息,不过家里很少来客人就不用在意这些了。

 

厨房动线

   一般来说,厨房离入户门越近越好,反之则很不方便。

   比如下面的户型,我们抛开其他因素,单看厨房的位置,其实是属于一个减分项。

   试想你每次买菜回家,左右手拎着一堆从菜市场淘来的食材,还要穿过客餐厅、走廊才能抵达厨房,动线太长了。

每次都要多走十几步,年轻人都嫌累,老爸老妈更是吃不消。

   我们再看这个户型,厨房在入户门右手边,动线特别短(仅看厨房,这个户型整体看也一般)

进门即可把买来的蔬果放到厨房,你的手和胳膊瞬间就解放了。

    关于厨房内部的动线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合理的动线为:洗菜(水槽区)——切菜(备餐区)——炒菜(烹饪区)——盛菜(装盘区)。

动线流畅,日常做饭做菜才能一气呵成,否则就像在厨房打仗

    现在很多年轻屋主都青睐开放式厨房,开放式厨房的动线有3种常见形式。

开放式厨房——中岛——餐桌

中岛作为厨房和餐厅的过渡,既是备菜区,又是装盘区,有时还承担着一定的收纳责任。

刚出锅的饭菜先在此处装盘,再统一端上餐桌,亦缩短了整套流程的动线,不用来回奔波在厨房、餐桌之间。

开放式厨房——中岛

目前我也看到有些小户型屋主,选择直接用中岛取代餐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客厅等公共空间。

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将中岛打造为“中岛+餐桌”的结合体。

    比如下面这个中国台湾的公寓,将中岛延伸出一部分,瞬间化身成一个餐桌,日常在这里用餐完全没问题。

日本神奈川的一处80住宅,居住着一家三口,也选择用中岛取代餐桌。

德国著名高级厨房定制品牌Beckermann的作品,也有这个思路在里面,中岛延伸出的部分作为餐桌,动线流畅简明。

   开放式厨房——餐桌

   这种设计也是有的,但不是特别常见。

   因为做了开放式厨房却少了标配的中岛,很多屋主会意难平呀,怎么着也想塞个中岛进去。

条件不允许的话,直接配个餐桌也没问题。

   其实“开放、连通”是目前室内设计的一个趋势。

   摒弃隔断,将客厅、厨房、餐厅,甚至工作区相互连通,更显大、空间开阔感更强,尤其适合广大中小户型。

   如果你对案例设计阅览无数,你会发现日本和中国台湾的设计师们很擅长打造这样“融会贯通”的格局,多学多看,好的设计都可以借鉴应用到自家。

    客厅+厨房+餐厅+工作区在一个大空间内,无实体墙隔断

家务动线

这条家务动线是指“洗衣机——阳台”。回想一下,涉及到日常洗衣物都需要哪几个步骤?

答:取(脏)衣服——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

如果这几个动作都在同一空间进行,将会便利很多。

现在比较标准的“模板”是:

脏衣篮:收纳准备洗的脏衣服;

滚筒洗衣机+烘干机:洗烘衣物;

收纳柜/搁板:放置洗衣液、刷子等小物件;

台盆:洗抹布、洗拖把等。

一站式搞定,如此一来便省去了晾衣服这个步骤,拥有一个烘干机,解放整个阳台!

剩下的阳台空间还能打造个休闲区,完美。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