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想政治(品德)课创新作业的案例研究结题报告

(2019-06-10 15:06:49)

附件4        周至县教育局2018年度

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8XKT—ZXZZ008

课题名称

思想政治(品德)课创新作业的案例研究

负责人

 田晴

所在单位

  骆峪九年制学校

结题报告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创新作业  案例 策略

结题

报告

摘要

   

 

 

本课题在立足于思想品德课程实际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校思想品德作业的现状问题,通过客观分析交流,探究创新作业设计方法,并进行实践检验。在反复的时间中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最终方案。研究方法主要涉及文献、案例研究法访谈法等。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具体分为三个研究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一年来,本课题组成员认真探索,多次实践,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创新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当前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后阵地,进一步落实德育课程的育人性追正的为教学和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平台,更高效的服务教学工作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实践性非常强、德育思想深厚的人文科学课,创新作业的布置,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已学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影响教学成效的巩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包括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四大板块内容,这些内容无论从学生成长价值观引导的需要还是社会发展需要都是非常有必要仔细研究的。

   相比初中的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在学生们的眼里,受学校课时安排、学校氛围引导以及社会评价等因素影响影响,学生普遍认为道德与法治就是所谓副课,学生对本课程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的多,认真做的少,能够仔细研究的更少。因此,创新作业的设置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逐步改变学生对本学科的轻视,最终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理论依据及意义

   教师创新作业的布置是教师基本功和创新思维的体现,独具特色的创新作业能体现教师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开展社会实践,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也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钦佩感和认可度,最终也会服务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810月——201811月)
   1、设计科学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创新作业的认识,征集意见,搜集创新作业的案例。

   2、网上调查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布置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收集整理造册,密切关注平时教学中的作业问题,将这些进行科学分析,形成问题整理研究报告。

实施阶段(201811月——2019年4月)

    1、针对实验中存搜集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学习APP,教师选取最科学合理的一个进行熟悉应用。

    2、在实践中逐步引入创新作业布置,进行案例分析。

    3、将APP推广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习应用。

    4、收集学生历次考试成绩及试卷中的问题作业,与第一阶段的作业问题进行对比对照,形成教学反思。

    5、举办优秀作业展评,并将展评结果和学习情况以学生心得的形式进行汇总。

    6、将创新作业优秀案例整合,做出分析报告。

    7、撰写相关论文;撰写中期报告。
    8、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结论。
(三)总结阶段(20195月——2019年6月)

    1、收集有关资料,总结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对道德与法治创新作业案例研究得出研究论文。
    2、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三、研究结果与成效

    1.学生树立了关注国家大事的责任意识。 上课前学生都会轮流进行“时政播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学生做题看到时政材料再也不陌生恐慌了,反而喜欢做时政题。

    2.创新实践型作业紧扣课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思品学科核心素养。一些独具匠心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走出课堂将知识活用,充分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年的课题研究,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依然不能走出传统作业的圈子研究过程中理论支撑不足等。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结题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在以后的教学生,我们课题组将会紧跟教育改革的潮流继续深入学习探索,让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