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法律的特征》教学设计
(2019-04-10 16:13:49)
第二框
第一目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法律的特征;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
法律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结合图片与生活实际,想想道德与法律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德和法律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同学们知道约束我们行为的法律是怎么来的吗?请观看以下材料。
环节二
观看材料,谈谈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教师提问】:制定和认可分别是什么意思?
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教师过度】: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体系还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
环节三
尽管立法的脚步从未停歇,但仍旧有人顶风作案(展示材料)
观看材料,思考:人民法院依法对令计划进行判决说明了什么?
【小结】: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那强制力都指的是什么?(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教师过度】:材料中被判刑的令计划这类人我们形象的称他们为“大老虎”,那么法律只追究这些“大老虎”的责任吗?(不是)到底是不是我们看下一则材料。通过材料,大家思考一下:“老虎”“苍蝇”一起打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结】: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三)
现在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内容总结一下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四)
四、结束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