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版画遇到丝网印刷,艺术家们又开挂了!

标签:
艺术留学版画设计丝网版画艺术家艺术风格 |
分类: 艺术资讯 |
大家好
我叫MoreART艺诺国际教育
我不是留学中
也不是语言培训机构
我就是我
一个假正经,真高端的
丝网印刷始于19世纪末
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印刷技术
它需要利用滚筒来碾压油墨或颜料
将图像透过绢丝网面印在背景纸上
每层网面只能滤过一种颜色
如果想要表现出多色彩的画面效果
就需要一层一层的印染颜色
直到上世纪20年代
人们才开始将这种印刷方式与版画结合
时至今日
丝网版画已经成为了四大版种之一
也是现在最受欢迎 应用最多的一种版画形式
正是由于这样“复杂”的印刷方式,我们才能看到艺术家们那些极具色彩感染力的作品,大块的高饱和度色块放肆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震撼。
今天小More就和大家来详细说说丝网印刷和那些由丝网印刷制作出来的版画们吧~
丝网印刷板、刮板、印刷颜料、印刷台以及承印台是完成丝网印刷必备的五要素。
丝网印刷技术在20世纪被广泛的应用于纺织印染工业中。当时很多的艺术家被邀请参与设计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图案,这些图案随后被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投入生产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惊喜的发现,这些由丝网印刷出来的产品比普通的产品更加独特,颜色更加鲜艳平整。
对于艺术家来说,丝网印刷的出现使他们不用再受旧印刷技术的限制,也不用再担心绘制的底图与印刷后的图案方向相反,艺术家们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绘制图案底图了。
同时,这种印刷技术只需要注意每层颜色的印板摆放,就基本不会出现颜色重叠或漏印的错误,艺术家可以自己手工制造出任何图案,不管多么精细的图案,都可以被准确无误的印制出来了。
/media/uploads/3e444551179293.58ef30b8a3fa4.jpg
由于丝网印刷的可复制性,艺术家们越来越喜爱这种作品制作方式,丝网版画也由此产生。丝网版画正如它的字面所表达的一样,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作版画。虽然丝网版画可以不断复制,但也并不意味着他的艺术价值就低劣于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版画。
这不仅是因为丝网版画有着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艺术语言,还因为每幅丝网版画都是需要标注出作者的签名、编号、创作时间的,并且每一幅作品艺术家都会规定创作数量(就是现在的限量)出售。
/media/uploads/153b4b51179293.58ef30b8a4a39.jpg
接下来小More再和大家分享几位艺术大师和他们的丝网版画作品。
安迪·沃霍尔绝对是小More最爱的艺术家之一。提到安迪·沃霍尔肯定就要提到丝网印刷,同样的,提到丝网印刷就一定要提到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波普艺术的领导者。他的作品中大胆的使用凸版印刷、橡胶木材拓印、照片投影等技术,将艺术进行“无意义”的复制、量产,艺术与商业融合在了一起,曾经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被投入进流水线。他的作品几乎全部都是复制品,他着迷于用这些重复堆叠起来的复制品。
/media/uploads/s1015f3bd_15582184c07__5771.jpg
/media/uploads/mp501787_1416472127696_2_fv23.jpeg
丝网印刷虽然可以被不断复制,但是在印刷过程中也同样充满着不可预料性,任何一幅作品在完全完成前都是无法预知它最终的效果的。也这是因为这个无法预知性,使安迪·沃霍尔深深的爱着这种制作方式。
安迪在创作的过程中,只会给自己选出的现有图形拍照、绘图、配色,其余的印刷工作全部交由其助手完成。这种简单又机械的创作方式,与传统艺术需要的原创性完全不同。安迪·沃霍尔用这种不断重复复制的方式给予无意义的产品新的艺术价值。
罗伊·利希滕斯坦
罗伊·利希滕斯坦是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波普艺术之父”。他的作品涉猎非常广泛,绘画、雕塑、海报等不同类型的创作形式他都有涉及。
在他众多的艺术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知且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以美式漫画为主题创作的绘画作品。这组作品颜色轻快明亮,饱满热情。
他使用大量的网点将漫画形象复制并放大在画面中,这些排列有序的网点代表着现代工业的印刷效果,同时也呈现出他独特的波普风格。
/media/uploads/u=3633887047,3485872891&fm=23&gp=0.jpg
他与安迪沃霍尔一样,喜欢将现有的成品(图案形象)不断复制,从而做成一系列丝网版画作品。他的作品颜色同样鲜艳,对比强烈。他通过这些作品不断的想要传达出这样的理念:“系统的感知,就是艺术的一切。”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凭借自己独特的感知能力,借助艺术能力,将现有的旧物进行重新的“组装”,创作出新的作品。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这个国际艺术界中的“怪婆婆”,一直因为她极具个人特色的穿着和鲜明的艺术特点备受关注。
她幼年生病,且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官系统,这些是上帝带给她的巨大困扰,也是赠予她的最好的礼物,波点几乎可以说是她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
28岁,她带着自己的2000多幅作品、2800美金和60件和服来到纽约,在这里她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创作。在纽约她是来自东方的神秘的传奇人物。
由于受到精神与肉体疾病的困扰,再加上爱人的离世,崩溃的她终于回到日本,之后一直住在精神疗养院里,远离了纽约和外界迷幻的生活,成了一个生活中只有艺术的彻彻底底的“神经病”。她常说:“如果没有艺术,我早就死了。”
她的丝网版画作品非常丰富,曾出版过一本《草间弥生全版画》,作品集中收录了数百张她回到日本之后创作的丝网版画,其中就包括了她著名的南瓜系列。
除了南瓜系列,她还印制了许多颜色鲜艳,充满装饰性的生活物品,植物、衣服、动物、头发等等。
这几位艺术家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
看看他们的丝网版画有没有更爱他们了呢~
丝网印刷在国外一直是非常受重视的一种制作形式
国内大部分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都会有专门的课程
小More在大学期间最喜欢的工作室之一
就是丝网印刷工作室呢
在那里小More和同学们一起创作了很多有趣的丝网版画
不只是在平面的纸张、画布上
还有水瓶、玻璃各种物品
大家的学校如果有开设这门课程的话千万不要错过哦
真的非常非常有趣!
如果有任何专业相关、留学相关的问题
都可以直接留言给小More
小More会第一时间回复你~
更多院校信息 后台回复姓名&联系方式
MoreART帮您拿到名校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