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仿写入手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8-06-14 11:09:23)
标签:
转载 |
分类: 好文转载 |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3年10月
立项号 |
XKT2013555 |
课题名称 |
从仿写入手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 |
|
负责人 |
杨大芳 |
所在单位 |
岚皋县城关小学 |
|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仿写是写作之始,是模仿现成文章范本进行写作的作文形式,属于模仿型学习的范畴。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大作家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小学生学习作文,总是以摹仿开始。为了准确、恰当、生动、完美地把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必须要平时多读、多看、多思、多练。其中参照借鉴,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就像书法、美术,首先就要临帖、临摹,然后才有能力发挥、创新,这就是功到自然成。 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现象。中段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调查,发现有80﹪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单调死板,难以表达真情实感。6、没有基本的写作技巧。7、家长不重视,不会指导,有的家长指导方式不正确。8、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作文,并且缺乏一定的指导技巧。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我提出“从仿写入手,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在教学中,以范文引路,从仿写入手,注重积累,仿中有创,从而促进读写的沟通,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 “一切写作都从模仿开始,未有不模仿而成为大家者;一切模仿都必须有创新,未有不创新而成为大家者。”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仿写就像书法绘画者初学时的“描红”,是语言表达的“临帖”,作文创新的基石。在中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精心选择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范文或范文片段,在指导学生阅读积累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结构、句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写话训练,能有效降低写话难度,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从而愿意进行练笔,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仿写”兴趣的研究 2、拓宽学生“仿写”题材的研究 ①词汇仿写,就是让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②句式仿写,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如何把把句子写通顺,写生动。然后提供素材练习仿写。 ③片段模仿,即对文章中好的开头、结尾,过渡以及精彩的、有特色的片段描写进行模仿。 ④模仿结构特点,即模仿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安排材料,有条理地写下来。 ⑤模仿语言特色,即模仿作者是怎样恰如其分地谴词造句,抒发感情的。 3.如何引导学生“仿”中求“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举措
1、
2、
3、 (1)精选范文(题材新颖,学生感兴趣的,可发动学生收集) (2)由扶到放,举一反三
4、
5、 三、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的说写水平,反复推敲,认真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做好前测工作。 2、研究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在日常教学中付诸实践。边实践,边研究,并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方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3、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作品汇编。 3、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研究随笔,教育叙事等。
4、 5、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