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村、住民宿、行江堤、赏江景、品江鲜”为东梓关树立了乡村旅游品牌。郁达夫小说《东梓关》中提到的“许家大院”、“春和堂”药房、张绍富创立的“东梓关”骨伤科医院旧址(安雅堂)等景点赚足了游客眼球。
同时,节庆活动也为东梓关赚足了人气。举办江鲜大会、马拉松赛、开渔节、音乐节、省第五届“妈妈的味道”等一系列活动, 深度挖掘东梓关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江鲜餐饮、民宿酒店、高端养老、农业观光等美丽产业。探索“公司+基地+村集体+村民的共同富裕联合体”模式,努力将乡村“颜值”变“产值”。
东梓关现存的百余座古建筑中,大多是名门望族许氏家产。清嘉道年间,许家先祖许廷询生了十个儿子(属“秉”字辈),人称“许十房”。大房许秉常为举人,在北京任四品学官。郁达夫小说《东梓关》中提到“徐家有一富豪,在北京任过要职”指的可能就是他。三房许秉石孝廉方正,聪明能干,善于经商办企业。他开创了“许春和大药房”,并在窄溪、横山埠、汤家埠开设分号。独资建赵家过溪大石桥,出巨资将场口到窄溪的路上铺上青石板,为热心公益之楷模。六房许秉玉为贡生,为惩治贪官,刚正不阿。光绪32年创立了“东梓小学”,靠“学田养校”之措施,潜心于免费培养东梓后人,功不可没。八房许秉甘曾任富阳县学堂董事兼劝学所会计,民国初任自治委员会经理,全县出纳。
这十个儿子又生了共31个儿子(属“正”字辈)。许家大院中的许善元就是三房许秉石之长子,叫许正始(字善元),光绪秀才,曾深造于杭州崇文书院,民国初被选为县参议员,能体察民心,宣达民隐,兴利除弊,多有建树,且好吟咏,著有《寄生诗钞》。后因患病,于是笃志学医,成为方圆百里闻名的良医。他医德高尚,与其父创办的“许春和药房”半施半卖,穷困病人求诊,一概不收诊金。“请到许善元,死了也情愿”的说法流传至今。郁达夫先生1932年9月创作的小说《东梓关》中的“徐家大院”就是他当年求医所住的许家大院(许善元家),小说中的主人公“徐竹园” 就是名医许善元。
(图片摄于2021-10-04,文字根据富阳区政府官网等网络来源摘编而成)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铜鉴湖之行(17)-许家大院与名医许善元
“游古村、住民宿、行江堤、赏江景、品江鲜”为东梓关树立了乡村旅游品牌。郁达夫小说《东梓关》中提到的“许家大院”、“春和堂”药房、张绍富创立的“东梓关”骨伤科医院旧址(安雅堂)等景点赚足了游客眼球。
同时,节庆活动也为东梓关赚足了人气。举办江鲜大会、马拉松赛、开渔节、音乐节、省第五届“妈妈的味道”等一系列活动, 深度挖掘东梓关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江鲜餐饮、民宿酒店、高端养老、农业观光等美丽产业。探索“公司+基地+村集体+村民的共同富裕联合体”模式,努力将乡村“颜值”变“产值”。
东梓关现存的百余座古建筑中,大多是名门望族许氏家产。清嘉道年间,许家先祖许廷询生了十个儿子(属“秉”字辈),人称“许十房”。大房许秉常为举人,在北京任四品学官。郁达夫小说《东梓关》中提到“徐家有一富豪,在北京任过要职”指的可能就是他。三房许秉石孝廉方正,聪明能干,善于经商办企业。他开创了“许春和大药房”,并在窄溪、横山埠、汤家埠开设分号。独资建赵家过溪大石桥,出巨资将场口到窄溪的路上铺上青石板,为热心公益之楷模。六房许秉玉为贡生,为惩治贪官,刚正不阿。光绪32年创立了“东梓小学”,靠“学田养校”之措施,潜心于免费培养东梓后人,功不可没。八房许秉甘曾任富阳县学堂董事兼劝学所会计,民国初任自治委员会经理,全县出纳。
这十个儿子又生了共31个儿子(属“正”字辈)。许家大院中的许善元就是三房许秉石之长子,叫许正始(字善元),光绪秀才,曾深造于杭州崇文书院,民国初被选为县参议员,能体察民心,宣达民隐,兴利除弊,多有建树,且好吟咏,著有《寄生诗钞》。后因患病,于是笃志学医,成为方圆百里闻名的良医。他医德高尚,与其父创办的“许春和药房”半施半卖,穷困病人求诊,一概不收诊金。“请到许善元,死了也情愿”的说法流传至今。郁达夫先生1932年9月创作的小说《东梓关》中的“徐家大院”就是他当年求医所住的许家大院(许善元家),小说中的主人公“徐竹园” 就是名医许善元。
(图片摄于2021-10-04,文字根据富阳区政府官网等网络来源摘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