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湘湖(20)-湖山广场有个萧山名人堂

2022-06-24 21:41:39
标签: 湘湖
图1.贺知章

湖山广场有个主题为“对话湘湖”的雕塑群,我称其为“萧山名人堂”。它提炼了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与湘湖有关的众多人物,有机组合,形成一组跨越时空的对话,包括八千年古舟名世、城山卧薪尝胆、杨时筑湖、魏骥保湖、周易藻写湘湖志等。

这里说说魏骥保湖的事迹。魏骥(1373~1471),萧山城区西门外人。明永乐三年(1405)中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后历任吏部考功郎、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侍郎,在其74岁高龄时还任南京吏部尚书。直到年77岁时才获准回到萧山故里。

湘湖自修筑以来,至魏骥回乡时已有330余年,历经沧桑,湖堤坍塌,湖滩淤积,一些豪富刁民乘隙侵占蚕食,仰赖湖水灌田的周边九乡百姓深受其害。魏骥见状焦急万分,认为“是湖为邑无穷之惠也”,岂可任之毁废,于是一方面紧急向县令、县丞陈情,动议修复湘湖,另一方面又联络乡绅等筹划具体事项。他秉公而行,无所畏惧。景泰四年(1453),县丞李孟敦在魏骥建议下主持了一场清占运动。成化年间,魏骥又推动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清占,共清出占田7318亩。其后,魏骥又在县衙支持下,带领乡亲修复坍塌荒废的堤塘,在紧要处砌石护岸,堤脚增筑“卧羊坡”抵御风浪,修复或新建堤闸涵洞利于灌溉,广植柳树保土固堤。

复湖工程完成后,魏骥意识到侵占湖利之争仍会时有发生,苦于自己年迈体衰,力所不及,授意学生何舜宾告老知致仕后完成其未竟之业。残暮之年,他回顾总结了自己治水经验,撰写成《水利事迹》《水利切要》等,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明成化七年(1471),明宪宗闻讯魏骥筑堤浚湖,在功乡里,特遣使者赶赴萧山慰问,遗憾的是使者未到,魏骥已逝,享年98岁。当时有1500余县民自发上书朝廷,请求准许在县城西门外立祠纪念。皇帝批准魏骥列入德惠祠,谥号“文靖”,与杨时共飨春秋之祭,并在湘湖徐家坞山麓修筑了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硕大雕像护卫的墓葬。

 

图2.贺知章简介,这是有意要让人看不清是吗?
 图3.周易藻  《湘湖志》作者
图4.越王勾践的故事
图5.萧山人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简介
图6.杨时
图7.魏骥
图8.毛奇龄(1623-1716),清著名学者,成河西先生。 著有《湘湖水利志》三卷
图9.任伯年(1840-1896)清末杰出画家、近代画坛上一位多才多艺具有创造性的大家、“海上画派”的主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