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2021-07-15 21:26:23)
标签:

梅城

分类: 杭州之美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1.城墙上高高的清澄门门楼
   梅城沿江古城墙及其“澄清门”、“福运门”大小两座南城门是古城千年文化的象征。城墙和城门,作为古代城市防御外敌侵犯的人造屏障,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全国各地古城中,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古城门,已经所剩无几。梅城的这段古城墙和两座城门,还得益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梅城大坝的建设工程将其原封不动地掩埋在坝体之中,能够保存至今,应该说是侥幸的。
   梅城最初建筑的古城墙距今至少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据《新唐书》记载,“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余杭镇使陈晟攻睦州,逐刺史韦诸,据睦州(今梅城)十八年,筑罗城。城周十九里,高、阔皆二丈五尺,度地形山势,圈而围之,故曰罗城。”这也许是梅城古城墙最早的文字记载。
  此后,梅城古城墙多次受损,又经过多次整修,而规模较大的改筑整修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北宋末年。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方腊在淳安率领农民起义。十一月底,义军逼近睦州城。十二月四日,城里百姓打开城门迎接义军。之后,方腊以睦州城为据点,兵分几路,乘胜进击,攻占了吴越地六州五十二县。
   方腊的农民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宋徽宗皇帝对睦州老百姓开城门助方腊反叛朝廷心有余悸,认为睦州人不睦,于是在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派周格出任知州,以皇子康王赵构(后来的宋高宗)领遂安军节度使(军治在梅城),以从严治理属邦百姓。周格和赵构来梅城后,便对原城墙进行了重大的改造和整修,将原先全长十九里的城墙缩为十二里二步。修城门八个。吸取了原州府衙门因防守失利被攻克的教训,这次改建中便将州府衙门由原来的城西南移至城西北,并在州府衙门前面建起了严州府城楼,四周兴筑了内城墙(子城),等于是在府衙的四周加了更加牢固的第二道防线。
   第二次是在元末明初。元末至正十八年(1358)三月,朱元璋部将李文忠会邓愈、胡大海兵取建德,原驻守梅城的谢玺献城投降。后改建德路为建安府。为了府地的长治久安,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李文忠改筑了建安府城垣。这次重修,将原城墙全长由十二里二步再次缩至八里二十三步六分(注:古代一步折合五米)。城墙的东、北和西北面也挖掘了又深又宽的城濠(护城河)。城门改为五个,改建后的城门另赋予了新的命名。东门称兴仁门,南门称澄清门,大西门称和义门,小西门称武定门,北门称拱辰门。
   清道光五年(1825年)知府聂镐敏又重开小南门,榜名福运门。城墙和城门的位置和总体设置没有改变。因而,梅城所留下的古城墙和城门的遗迹,应该是宋代和明代的建筑。
   古城墙被大规模拆除,是在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日寇轰炸机首次轰炸梅城,炸死炸伤梅城无辜百姓,炸毁民居、街道和桥梁。此后,梅城就常常遭受日机空袭。一听到空袭警报,老百姓就仓促逃往乌龙山上和七郎庙下岩洞避难。那时候的城墙,非但没能保护民众安全,反而成了敌机轰炸的目标和居民逃生的障碍。于是,在1938年12月20日,国民党梅城镇政府下令拆除老城墙。拆除了老城墙东段、西段和北段的大部分。考虑到南城墙临近大江,即使拆了也无处可以疏散,这段城墙还有防洪的用处,因此就保留了下来。
   如今,高大巍峨的梅城南城墙和“澄清门”、“福运门”两座城门、城楼成了古城的“地标”和巨大的“观景台”。行走其上,江风习习中饱览江景和老城,感觉比走在八达岭长城和山海关长城还要宽畅!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2.清澄门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3.俯瞰平静的江水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4.古城墙里面还有深深的壕沟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5.古城墙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6.俯瞰老街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7.俯瞰老街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8.城门楼
梅城古镇(3)--巍巍古城墙
图9.注意看,远处还有一座城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