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1823-1864年8月7日),广西客家人,出生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遇害。
李秀成的一生,是比较能关心平民疾苦的,他甚至把“利人”看得比“名节”还重。由于他平日能够“用命散财,肯救穷人”,所以能深“得军民之心”。
李秀成在苏南实行了有利于民生的减免政策,生活得到改善的苏州人民在阊门外建汉白玉碑一座,上书“民不能忘”四字,来歌颂太平天国,歌颂李秀成。李鸿章攻克苏州后,曾经查问此事,“民以减粮对”。在上世纪50年代,苏南还流传着许多歌颂李秀成的民歌。有一首唱道:“春天里百花开,忠王一到宜兴来,我伲的嘴巴都笑开。夏天里来流水长,哪有忠王的情义长,我伲看见忠王象见亲爹娘。秋天里来稻子黄,割下稻子打成谷,送给忠王当军粮。冬天里来雪茫茫,我伲一家在炉旁,说起忠王的恩情日夜都不忘。”后来李秀成带兵从苏州去救天京的时候,苏南人民又唱道:“长江里水向东流,我伲日夜都发愁。千愁万愁不愁别,愁你一去不回头!”
忠王府所在的这个地方,实际上曾经是属于拙政园的。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占领苏州
,成立苏福省,并把原来拙政园花园和西部宅第合并,开始建造自己的王府。
不过李秀成在这座王府中只生活了三年时间,同治二年冬(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当时工程浩大的忠王府改造工程还没有完全完工。但幸运的是,后来忠王府经历的数次历史变迁,但如今还保存完整,留下了这座集署、宅、园为一体的建筑群。
图2.忠王府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