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袁隆平获颁“马哈蒂尔科学奖”(2012年)
昨日中午猛然看到闺蜜发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新闻,当时心中猛然一惊。秒回:太突然了!是假新闻吧,但愿不是真的。而且立马上网去搜,结果是“病危,抢救中”。还好还好,我在心里默默祝愿,千万要抢救回来呀。院士是多么健康的长者呀,他的海水稻项目还在进行中呢!结果时隔不久坏消息还是来了,心中惋惜不已。
其实,我们家还机缘巧合,得到过袁先生的热心帮助,一直心存感激。那是1996年的一个春日,64岁的母亲大人要独自去美国旧金山看望舅舅。当时的经济条件做不到孩子陪同前往,只是给妈妈写了一叠中英对照的小纸条,把妈妈送到上海虹桥机场。虽然说好了,到旧金山以后舅舅会来接机,我们还是有点小担心。怕妈妈入境碰到问题说不清,因为妈妈完全不会英语。
夫君先找了同一航班的上海人,想拜托他们照顾一下,但他们马上面露难色。这时夫君发现了坐在一旁角落里有一位长得很像袁隆平先生。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请问您是袁老师吗?”(众所周知,当时他已经是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无论哪个头衔,他都不可能出国还坐经济舱呀)。不料他真的就是袁隆平本人呢。夫君说了请他照应妈妈的事,他满口答应,再三说“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当然我们是感激不尽。
过了一会儿,夫君十分好奇地问,“您怎么不在贵宾休息室、不坐商务舱呀?这么远。”袁先生很自然地笑答:“为国家省钱,而且我也不习惯接受贵宾室那样的服务。还是这里自在”。原来他是单人前往,没有带助手。我们当时就十分佩服这样的大牌农业科学家能直接用英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到了旧金山,袁先生果然非常周到地多花了一个多小时送我妈妈出关(帮着拖大行李),直到把妈妈交到舅舅的手里他才放心地离开。
后来,袁先生来杭州时,还特意打电话给我妈妈,二人又再次见面了。回忆起当年一起吃橘子的情景(袁先生最爱吃的水果是橘子),两人哈哈大笑,非常开心!
图2.袁先生的禾下乘凉梦

图3.袁隆平先生的大学毕业证书

图4.青年时代的袁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