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这座桥就叫“柯桥”,它的对面是永丰桥,侧面是融光桥
浙东运河流经柯桥,把古镇分成上下岸。跨岸有一座融光桥,把古镇分成东西官塘。
南北走向的柯水与东西走向的运河在柯桥古镇交汇,与柯桥、融光桥、永丰桥共同形成美观独特的"三桥四水",并有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东官塘上岸、东官塘下岸、西官塘上岸、西官塘下岸。
“柯桥南三里有柯山,山下有水,古称柯水。柯水流经今柯桥镇注入浙东运河,镇上有桥,因在柯水之上,因名柯桥。东北有亭,名曰柯亭,一名高迁亭,三面环水,形似半岛。史传,蔡邕曾经贬官避难至高迁亭,见屋椽竹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故柯桥亦称笛里。”
柯桥有许多生动的历史典故,为这座古桥增色添彩。其一就是蔡邕的故事。蔡邕为我国东汉末期大学问家,官至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得罪权要,曾避难江南十余年。一日,蔡邕来到柯亭(《郡国志》称千秋亭,《鬟宇记》称高迁亭)见屋椽东第16根竹椽可以为笛,取下后一试,果然音响异常,于是制作笛。《长笛赋》序云:“柯桥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足见蔡中郎对音乐的高深造诣,所以古代柯桥又称笛里。
清代悔堂老人《越中杂识》云:柯桥为“汉蔡邕取柯亭椽竹为笛处。桥侧面有笛亭,今为土地祠”。可见这座桥,这个古镇与蔡邕的名字连在一起,身处桥上,不禁令人想起那1700多年前的风雅韵事。
图2.紧贴柯桥的侧面是融光桥
图3.这块小小的平台连接着柯桥和融光桥
图4.柯桥
图5.我叫不出名字的一座“长长弯弯桥”
图6.屋在水中漂
图7.长长弯弯桥倒映在水中
图8.空调为什么要这样装?成为老墙的装饰吗?

图9.拱桥之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