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cimg.itc.cn/sblog/j3c314d0a7a538a2bf234d0db18920854图1.古塘桥
话说公元744年(大唐天宝三年)5月某日,风和日丽,一位和霭可亲、慈祥开朗的老人,在蜀山思家河边散步,观光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一群小毛孩屁颠屁颠地跟着他,有的叫他爷爷,有的叫他老爷,天真无邪地问这问那,问长问短,老人也童心未泯,笑呵呵地有问必答。随手摸着一小孩的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脱口而出。
这首已在民间传颂千年,进入小学教科书的《回乡偶书》,其作者就是大文豪、著名诗人、著名书法家贺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妇孺皆知的著名人物。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杭州萧山区蜀山街道知章村)人。这一带流传着贺知章“担母读经”的故事。说的是贺知章年轻时,他的母亲因劳成疾,不能行走,他便定制了一副竹箩,一头装着经书,另一头坐着母亲,就这样担着母亲行遍乡里。休息时就拿出经书来看,有时还向母亲讨教经书上的故事。贺知章的母亲信奉佛教,贺知章就经常担着母亲去寺庙,在寺庙里,一来可以借助神像前的烛光看书自学,二来能吃到斋饭。久而久之,乡民们便给贺知章取了个绰号叫“贺担僧”,其母叫“箩婆”。今箩婆桥即其遗迹。
与贺知章有关的另一个故事是“金龟换酒”。说的是唐天宝元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因为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外出观光,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对他极为欣赏,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呀”。
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做为酒钱。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与仙人结友,可要喝个痛快!区区金龟哪能妨碍我俩一同享乐呢”。
两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后来,贺知章向皇帝推荐李白,皇帝也已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学士。
贺知章是浙江首个状元,在京为官50载后荣归故里,皇帝亲自为他饯行。
http://sucimg.itc.cn/sblog/j34821a010cc7b416fbbe63632a28c77f
图2.站在官河桥上拍古塘桥
http://sucimg.itc.cn/sblog/j46a32192335849a9fc49053235a00b03
图3.世界遗产大运河
http://sucimg.itc.cn/sblog/jbc5f7fa68de8fbc17300792a3cba7a3a
图4.浙东运河源头
http://sucimg.itc.cn/sblog/o98ee7ed76eac34262959271e1353ba95
图5.浙东运河接续京杭大运河继续向东延伸
http://sucimg.itc.cn/sblog/o117b680fc3743067236c3c618830f6fc
图6.西兴古镇
http://sucimg.itc.cn/sblog/o7e912f77fb2bf1a3a7bfd88d3cac0e9f
图8.运河源头
http://sucimg.itc.cn/sblog/o1176810f5bd240d3a09df9c6f96e5585
图9.乡贤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