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恩典日语
恩典日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9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语学习中学过的内容总容易忘该怎么办?路得老师告诉你

(2019-08-15 11:24:21)
标签:

日语学习常见问题

路得老师

恩典日语

学过的内容容易忘

学过的内容忘了怎么办

在日语学习中,学过的内容却总是忘,怎么办?

你是否在学习日语中也有个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解决,今天路得老师给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同学们能更高效的学习,掌握好已经学过的内容。强烈建议同学们自己要有意识的按照方法操作实践,不断地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提高日语。

【学习课程的方法】

1听课走心,动笔记录重点。

无论看直播课程还是录播课程,老师在课程时间内都会详细的讲出重点内容。其中重点内容包括:考查点、出题频率、考查形式、解题方法等内容,这些都需要动笔记录的,这样方便之后学习复习。只不过直播课程是课程结束后有答疑互动,而录播课程课程是课程结束后,有不明白的,可以在微信上联系老师答疑。课程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学习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在我主讲的所有课程中,在课程最开始,我会明确讲出本课程考试的考查点,出题概率,考查形式等内容。

例如:

サ变动词,是日语能力测试N3N2N1出题概率最高的单词。

考查点:单词读音、单词对应汉字、中文意思、日本人地道用法。

出题概率:每次考试3~5个。

2针对重点学习记忆。

例如:

サ变动词

可決(かけつ)する(N1考查单词)

单词读音:かけつ

单词对应汉字:可決

中文意思:通过(提议、动议、预算案)

日本人地道用法:予算案(よさんあん)を可決する(通过预算(草)案)

以上内容是需要记忆的内容。

3课程结束后,针对考查点内容记忆,并熟练记忆。

记忆方法:音读法、卡片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汉字记忆法等等。

微信辅导中已经详细的发给大家,同学们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或者几种记忆方法记忆,就会轻松地记住。

【复习的方法】

1普通复习法

根据所学过的教材及视频课程的顺序系统复习,看着教材中文,反应出对应的日语单词及读音、汉字、地道用法等等,或者看着教材中的日语,反应出对应的中文意思,地道用法。

或者看着教材中的假名,能反应出单词汉字、中文意思、地道用法等等。如果反应不出来的话,需要重新学习复习记忆。

一般情况下,如果每周有6天学习,每天2小时,那么用5天或者4天来学习新课程,1天或者2天系统复习本周学过的内容。再加上每天建议利用闲暇时间(坐车、散步等时间)练习至少30分钟听力。这样就更容易掌握,并且能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

2联想复习法

这一方法是系统复习单词、句型最好用的方法。看到音读的单词,就联想复习一下各个汉字对应的训读的单词;看到训读的单词,也可以联想复习一下这个汉字对应的音读的单词。

也可以用于句型间的联想复习,还可以用于单词与句型间的联想复习。这样可以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地掌握好。

比如:

如果学过N3单词「覚悟(かくご)((对不利的事)有精神准备)」这个单词,就可以联想复习「覚(おぼ)える(记住)」「覚(さ)ます(弄醒)」「覚(さ)める(醒来)」这些单词了。

如果学过N2常考单词「違反(いはん)する(违反)」这个サ变动词了。记住了地道用法,

規則(きそく)(ルール)(約束(やくそく))に違反する(违反规则、违反约定)。

再学到N2句型「~に相違(そうい)ない(一定、肯定)」「~に反(はん)して(违反~、与~相反)」就可以联想复习了呀。

3做题复习法

课程学完后,做对应的专项练习题。因为做题的目的是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所以一定要把课程学完,然后按照普通复习法复习完一遍,在按照规定的时间做题,之后要分析错题原因,是因为什么做错的,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改正,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检验出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的。把做错的题单独提炼出来,针对做错的题的四个选项来系统复习。

最后再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来做历年真题。核算分数,分析错题原因,有针对性的系统复习,这样我们就能把所有学过的内容都掌握好了,而且能根本性地提高日语成绩,能全面的提高日语水平。

建议同学们结合这三种复习方法,反复看,反复练习,反复记忆,再加上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听力,自然就掌握好了呀。

想要2019年12月或者2020年7月考N3级、N2级、N1级的同学们,或者有想去日本留学的同学,可以在微信上(318475388)@路得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