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文献综述

(2016-12-29 21:31:52)
标签:

基于问题情境

分类: 绩效性材料

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综述

1、对园本教研活动的研究

由张琼编写的《园本教研新视角》一书中以全新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园本教研的概念、理论思考,新视角下的园本教研范式,园本教研中的“团队文化”建设,教师发展及职业发展计划的制订,课例研究,参与式培训和教育叙事研究,给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朱家雄写的《幼儿园园本教研再议》一文中围绕“为什么要搞幼儿园园本教研”、“幼儿园园本教研搞些什么”、“何搞好幼儿园园本教研”做出了详细的解读。2005年他发表在《幼儿教育》上的一篇《走向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论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向》提出在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受到挑战的背景下,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作为一种能改变和修正传统范式缺陷的有效途径,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具体说来,“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的目的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的获得,其所秉承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是,对于影响教师专业活动的知识或信念不是通过传递获得的,而是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发现。

综上所述,各位教育专家都提到了园本教研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地位被提升成为了研究者,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被视作为了一种研究过程。

2、对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开展的研究

由莫源秋等编著的《幼儿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中作者在对幼儿园教研活动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幼儿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机制,强调幼儿园教研活动要研究本园所面临的保教工作的“真问题”,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保教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书中既有相关理论的阐述,又有幼儿园教研活动案例的展示与分析。在简要阐明幼儿园教研活动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对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选题、过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详细的指导。

由彭奇志撰写的《设计和组织园本教研的基本策略》书中强调园本教研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园本教研的有效性,教研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关键,文章从“研前的准备”、“研中的引领”、“跟进”三个方面,阐述了教研主持人设计和组织教研活动的基本策略。

综述各位专家和学者的经验,他们都提到幼儿园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必须立足于教师,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本园实际为着眼点,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研究活动。开展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必须知道为什么进行这次的教研活动、教研主题怎么产生的等等,接着设计园本教研方案,通过邀请专家、沙龙游戏不同的形式开展园本教研。

(二)国内研究总结

园本教研是一种在新的理念下教师学习和成长的新范式。“园本”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代表一种理念;是幼儿园教研的一种范式,而不是指具体的教研活动。目前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对于各园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本质认识过于片面,抱着应付被动的态度接受园本教研活动。在行政的驱使下,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往往跟政治学习、园务学习划等号。现在,开展园本教研,绝不是否认幼儿园过去开展的教研,也不是说幼儿园过去没有搞过教研,而是园本教研有它的内涵,不是幼儿园教研的代名词。现在不少园本教研的制度不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很多制度是强迫性的,强迫性制度容易造成“制度强迫症”,让老师处于“被教研”、“被参与”的状态。这样的园本教研往往是形式主义的,必然追求形式化、数量化。

       目前各园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都是一言谈的讲座,缺乏游戏和教师们的互动参与,形式缺乏多样性。每次园本教研后的评价活动也是教师们容易忽略的一部分,没有评价机制就不能提高每次园本教研的水平和质量。

  (三)我园研究现状

  纵观我园开展的教研活动,会发现长期主持教研的活动主角多为业务园长或少许的教研组长,大多形成“一主体”、“一围圈”、“一言堂”的活动格局,许多教师缺乏参加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中有研讨的环节也会形成“一低头”的现象,教师们不愿意参与话题讨论,更谈不上积极思考、主动研讨、乐于分享;有时在教研活动时还会发现老师们游离于研讨活动主题之外,两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教研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在与一些的老师交谈中,了解到有的教师认为参加不参加教研活动无所谓,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没有什么多大的收获,还不如就备备课、写写台帐什么的;有的抱怨平时工作量大,想参加教研活动可没有时间准备教研讨论的前期学习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过于枯燥,参加教研活动是不得不应付的工作,这些不良的现象都为教研活动的有效打了大大的折扣,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收获颇少。

  基于问题情境开展园本教研案例研究,不仅能解决教师在一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能让教研活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此外也会改善教师们对待教研活动的态度,激发她们的参与性,激活教研、激自创生、激励促进、激升有效,探索基于教师需求的有效园本教研,从而使教师由外在的被动研训走向内在需求的自我成长。

(四)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问题情境: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教师去质疑问难。问题源于情境,引导教师善于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在本课题中主要针对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或一日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园本教研案例:由幼儿园规划和组织实施,以本园教师为教研对象,满足幼儿教师的发展需求与达到成长目标,引导教师分享教育信息实现经验嫁接而开展的互动式研讨活动个案。

本课题中的园本教研案例是通过前期调查出的诸多问题,课题组成员再自下而上地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从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园本教研方案并开展现场教研活动。

基于问题情境的园本教研案例:自下而上的基于师幼本位角度选择与聚焦某个适宜的、鲜活的问题情境的教研活动内容,注入快乐元素,让教师在情景性、自主性、互动性、游戏性的教研活动中研讨,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获取知识、身心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课题管理制度
后一篇:课题申报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