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这里有座现代版的“百草园”
(2024-04-11 09:03:32)
红蜻蜓和你打闹,萤火虫带你奔跑,草丛里的“黑天天”,怎么吃也吃不饱……还记得吗?小时候游戏的乐趣,可能只是来自大自然里的几只昆虫和几棵小草。
树立环保观念 从前,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也缺乏一定的常识。2008年6月,学生小宇对李荣富说,她家的邻居刘爷爷在鱼塘涮农药桶,导致鱼塘里的鱼全部死亡,非常心痛。李荣富听了后,结合七年级生物课本给学生们讲解,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孩子们也由此了解到,保护水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这桩小事也推动学校成立了河流看护课外观察组,印发了上千份宣传单。孩子们按家庭的分布进行宣传和监督,倡导人们不要在河中涮药桶、不乱扔农药瓶,为当地爱护环境、保护母亲河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心育人
培养环保力量 2016年,李荣富拿出了省吃俭用为儿子准备的80万元婚房钱,自建了260公顷植物园,将其作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并免费对外开放。 多年来,李荣富在基地开展耕读教育、科普教育、中草药识别、乡村观鸟及自然体验、森林康养等活动120余次,参观学习人数1.3万余人次。李荣富还通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为植物园争取了价值6万元的生态图书,现代版的“百草园”“生态书屋”就此落成,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边读书边实践。
李荣富是吉林省蛟河市天北镇九年制学校的一名生物老师,小时候最喜欢跟着当地的郎中上山挖药材。那时,山里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让他着迷。李荣富说,孩子就应该在大自然里长大,那里是最好的课堂。做教师以后,他带着孩子们爱鸟、护鸟,坚持“与绿同行”20多年。
一次救护 他与环保结缘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荣富与护鸟结缘,2003年冬天,李荣富的儿子在野外救回了一只受伤的“大鸟”。周围不少人想买下它,但李荣富坚决地说:“这是野生动物,无论给多少钱都不卖。”随着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的到来,李荣富才知道这只“大鸟”叫东方白鹳(guàn),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时全国仅剩不到900只。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打算奖励李荣富500元钱,但他坚持拒绝了,只接受了两本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书。
“我想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绿色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将来有一天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李荣富始终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通过教学与科普,让学生、家长保护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