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

(2022-05-24 16:45:17)
分类: 示范引领

松兹幼儿园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k6SdDCCrcyyoQZfYaMYZr7zPwOek4qU7MfMuaSfIp0mGOjY557zgbHSLgxLkIQtYDqoMSWoqNIzG33MdrbBX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致家长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今年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k6SdDCCrcyyoQZfYaMYZr7zPwOek4qUDBjia1g08eDzubmBvG7YLlteTyLQ2vBdicofJp4IOPqjLWdkJ7e149d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

“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k6SdDCCrcyyoQZfYaMYZr7zPwOek4qUDBjia1g08eDzubmBvG7YLlteTyLQ2vBdicofJp4IOPqjLWdkJ7e149d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k6SdDCCrcyyoQZfYaMYZr7zPwOek4qUDBjia1g08eDzubmBvG7YLlteTyLQ2vBdicofJp4IOPqjLWdkJ7e149d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

      小班阶段,我们鼓励孩子们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自己的小储物柜衣物折叠好,油画棒、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时鞋子、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WBibkhY9kpj30JZXzBcYgFbFXbBntPAXhkDtOMP6j7EPdbLThTCoWxKjPKlicu1bflhbXzuTWbaGlEQyhF4xVrd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中班阶段,我们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材料,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餐点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WBibkhY9kpj30JZXzBcYgFbFXbBntPAXhBhSjk5se5QiaZLZic7n2h6xQdtgpiaOYVX2vnTia8lHA84aoKGsBYaLUn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大班阶段,引导孩子尝试探索如何整理书包、认识时钟等。 如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在园三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书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BibkhY9kpj30JZXzBcYgFbFXbBntPAXh6VUjFXbe5F3ia72XR2kUEkLZ3L4FrZ4fOsj2y8bfNibGtS48OV5Btxz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k6SdDCCrcyyoQZfYaMYZr7zPwOek4qUDBjia1g08eDzubmBvG7YLlteTyLQ2vBdicofJp4IOPqjLWdkJ7e149d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幼小衔接“接”的是? 

(一)生活习惯的培养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子,在活动、游戏或开放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二)行为习惯培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BibkhY9kpj30JZXzBcYgFbFXbBntPAXhUL9SVke2TQiabdb0stogxmID4g3K0dibzL2ZpjOSvqW35ooSibCL4WbL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例如:养成做事有计划、有准备的好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生活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
(三)学习习惯培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BibkhY9kpj30JZXzBcYgFbFXbBntPAXhMqKrkTxicXuHFpzibuib5s8ZiaQzwSudHVPWNuKSTp40R0KGSSK6NPLZG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1.良好的倾听习惯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的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重中之重。

2.正确的读写姿势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


 (四)良好的心理准备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BibkhY9kpj30JZXzBcYgFbFXbBntPAXhJN0LMMNbUtKb8Hrjxt8iaxJJkpQaNNo2cSRTJTLNkYM3NiaRliavy62m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我们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哦!资料来解决疑惑。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k6SdDCCrcyyoQZfYaMYZr7zPwOek4qUDBjia1g08eDzubmBvG7YLlteTyLQ2vBdicofJp4IOPqjLWdkJ7e149d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幼小衔接,家长怎么做?

       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链接、双向互动,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园、校三方鼎力相助,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教育合力。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一、心里有准备

     孩子刚上小学,肯定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紧张,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们的幼小衔接。

二、生活有条理 孩子在幼儿园时,一日的生活中各个环节都会有老师的帮忙,但是到了小学后,学习和生活都需要自己来完成。因此家长平时要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的生活更有条理。三、交往有能力

      首先,可以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 其次,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别人想玩你的玩具该怎么办? 最后,可以提高移情能力,所谓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人沟通、交流,也更适应“合作型社会”。

幼儿园的话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WBibkhY9kpj30JZXzBcYgFbFXbBntPAXhVfQd55K3RUSKR1IadrRIQykxX4ayf19bkSyvd8iaALhDQWMNKEXy3G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鞭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