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的教育,需要陪伴,更需要共同体验

(2022-05-20 10:34:12)
分类: 示范引领

【父母修炼】妈妈,我们一起吧


进入大班的儿子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套路”,再不是从前那个听话的“乖宝宝”了。虽然我已经做好了跟5岁男孩“斗智斗勇”的准备,但现实还是给了我不少挫败感。当然,从中我也有了很多教育启发。
在盛夏的季节里,儿子体验到了玩水带来的巨大乐趣,也因此对游泳产生了些许期待。说“些许”,是因为他知道“学游泳”这三个字,意味着自己要有一定的付出,承担一些“痛苦”。但他同时也明白,只有会游泳,才能在戏水乐园里玩得更痛快。带着这种矛盾的心理,在夏末秋初,儿子开启了他的“游泳生涯”。
起初,因为是夏天,无论是玩水还是游泳,都有一个重要的优势——解暑。因此,每次去游泳馆,孩子都是情绪稳定并有一些期待的。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室温下降,泳池里的水也慢慢变凉了。加之对动作配合的要求越来越多,游泳在儿子心中,开始变得不那么“欢乐”了。
“妈妈,我觉得冷”“妈妈,我觉得累”“妈妈,咱们明天再去吧”……这些成了孩子挂在嘴边的话。每当这时,我都会从一些大道理入手,告诉他坚持的重要性,也会动之以情地和他一起畅想学会游泳后即将打开的另一篇玩耍的天空。当然,各种美食、玩具的外在“动机”也会不时地出现。秋天的时候,我还特意给他买了防寒的加厚游泳衣。但自从孩子摘下浮板,有了“不手脚并用努力游就会溺水”的体验后,我再劝他继续游泳,就变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孩子推辞的言语间,有恐惧,有畏难,甚至有对游泳这项活动的彻底抵触。每次游泳前,我们之间都会引发一场关于“游还是不游”的辩论赛。一天,孩子的一句话警醒了我:“妈妈,你为什么不下去?”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下去?亏你想得出来,我也怕冷呀!我又没有加厚游泳衣!好小子,将我一军……然而,作为成人的那点尊严告诉自己,我要做孩子的榜样,榜样怎么能怕冷呢?!于是我说:“因为妈妈已经会游泳了呀。”本以为可以搪塞过去,不料儿子换了一种说法:“妈妈,你陪着我吧。”瞬间,我有点儿语塞。当孩子放下平日“较劲”的姿态,跟我打感情牌的时候,我虽然身体上是拒绝的,但是情感上,却是同意了。我知道孩子的“提案”多少带一些挑衅,但作为母亲,那一刻,我同样感受到了孩子发自内心的需要。继而,我忽然意识到了自己日常教育中的一些缺失——陪伴,或者说是共同体验。于是,我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当我换好衣服和孩子一起出现在游泳场时,孩儿爸看着我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别乐!下次换你体验!”
见到我也勇敢地进入泳池,孩子各种拒绝游泳的说辞,都显得苍白无力了。怕冷、怕累、紧张,都没有必要了,因为妈妈跟他一样啊。孩子很顺利地进入了泳池,按照要求开始做动作。水温是成人可以接受,但孩子可能会有些冷的感觉。于是,我让孩子中途上岸休息了一下,喝了一杯热水。过程中,我会一边鼓励,一边在他耳边传授动作要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q3miajDicQqOyhic2l1FmZmvY9945GNI5mKtlbicK5boUdHJtYkc5A3qe7yicFnPRcMxG5US1hwSglcOuu3YARTD8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因为我的陪伴,孩子的紧张情绪减轻了不少;因为我的“患难与共”,冷也是可以克服一下的。那次的游泳课,进行得异常顺利。
上岸后,我一直在反思这次的经历,也想起了很多教育过往。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父母的说教和孩子的服从。我们往往会站在“为你好”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但往往事与愿违,收效甚微。虽然我们也知道陪伴的重要,但和孩子共同体验的经历实在很少。
比如,孩子不敢从滑梯上滑下来,我们就各种鼓励,甚至说他不够勇敢,但当自己坐上与自己身高悬殊巨大的高台时,就真的敢一咬牙顺利滑下来么?其一,克服心理障碍,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对孩子来说,都不那么简单。其二,没有亲身感受,就无法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就像这次游泳,如果不是下水一起游,我确实感受不到孩子每次都说冷并要求不游泳的那份心情;如果不是下水的陪伴,孩子的心理压力、担心有危险的心情可能一直无法平复。
我们常常认为,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游戏材料和学习条件,就万事大吉了。但事实上,只有和孩子一起游戏、一同体验过程中的惊喜与发现,才能真正地走进童心世界,进而也能够更好地审视我们的教育是否适宜,发现真正的“儿童的视角”。
尊重的教育,需要陪伴,更需要共同体验。只有共同经历,才能有一致的方向;只有风雨同舟,才能萌发更深厚的情感。希望我们的亲子小船,可以在共同体验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