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具一格的普洱生茶 品天生源“9601”

(2016-09-05 09:36:46)
标签:

天生源

9601

普洱生茶

分类: 资讯

有特色的产品才会让人印象深刻。前不久,天生源的一款极具特色的“蛮芳野生”让人大开眼界,领略到添加了芽苞的野生茶滋味,正巧近期小编又品尝到了一款风味独特的古树茶——天生源“9601”,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茶友们一同分享品饮过程中的奇妙感受。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90948e1dd11d85d8967.jpg
天生源“9601

基本信息参考表:

天生源“9601”

品牌

天生源

年份

2015年

工艺

普洱生茶

产地

云南

选料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包装

纸装

净含量

357g/饼

接下来,我们根据标准的品评方法,从包装、干茶、内质和叶底四大方面对天生源的这款“9601”进行品评,其中干茶主要看外形,内质包括对汤色、滋味和香气的整体品评。

一、包装·赏析

天生源“9601”的包装十分朴素,整个包装上的图案以一条盘踞的蓝色巨龙为主,简洁当中还带着一股霸气。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9095785638949fe3032.jpg
9601”外包装展示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910046acd082aa46486.jpg
9601”包装细节

翻至背面,只有详实的产品信息,能够让茶友在拿到茶的第一时间了解这款茶,对这款茶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921566ef110bbae2653.jpg
“9601”外包装背面信息

二、干茶·鉴赏

打开包装,能够明显的发现这款茶压制的十分松散,拿茶针轻轻一撬,茶饼就出现了明显的松动。仔细观察“9601”的干茶,条索肥壮,紧结,色泽黄褐,显毫,尚润尚净。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91045bea33c33395091.jpg
9601”茶饼展示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91052fb16dfca161450.jpg
9601”干茶细节展示

三、内质·品评

鉴赏完干茶后,接下来,我们将开始对这款茶的内质进行品评,品评所用的盖碗容量为110ml,故称取8g干茶用于评鉴,既能保证茶汤的口感,又能较好地观赏它的外形。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91101c3e021f9a14705.jpg
品评用具展示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291541a11458ac3438.jpg
称取8g干茶

洗茶,沸水,5s

用盖碗冲泡,揭盖或者虚掩(下同),在正式冲泡前先以沸水洗茶,既可洗净茶叶表面的杂质,又有醒茶的作用,洗茶不计入冲泡次数。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2929809877bc597783.jpg
洗茶汤色

洗茶汤色浅黄,清透,有烟味,公道杯中的烟味格外重,散去后杯底留有轻轻的蜜香。

第1泡:沸水,7s

第1泡汤色呈浅橙黄色,刚冲泡出来时烟味显,并且个人感觉沉沉的,但是烟味散去后,是淡淡的蜜香凸显。入口时的滋味让人有点难以置信,有点咸咸的感觉。不过茶叶的滋味还比较淡,没有完全出来。整体有回甘,不是特别迅猛,是慢慢地从喉咙底下冒上来,停留在喉咙处。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29425b50e238127990.jpg
1泡茶汤

第2泡:沸水,5s

第2泡的汤色是明显的浅橙黄,烟味先出,散去后是清晰的蜜香,还略带有焦糖香的感觉。茶汤入口苦,回味时依旧是苦的,而且能明显感觉出苦味加重。苦味散去后,生津迅速从舌底上涌出来。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29531cc65543437495.jpg
2泡茶汤

第3泡:沸水,7s

这一泡的汤色格外漂亮,呈蜜黄色。烟味已经淡了,蜜香浓。茶汤入口苦,散的快,舌底生津,两颊回甘分得十分清楚。喝完后,口腔清爽,有喉韵。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3002dd19d7076d0515.jpg
3泡茶汤

第4—6泡:沸水,10s、15s、20s

这款茶从第四泡到第六泡的滋味,是小编最喜欢的,充分展现出了这款茶的整体特点。茶汤浅橙黄,清透,茶汤入口微苦,但是整体上是清甜的滋味,汤质较前几泡来说更饱满,茶汤厚度增加。尤其是在第五泡时,汤中含香最为明显,茶汤柔和、顺滑,不苦不涩的,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滋味。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301523ad1015b60114.jpg
46泡茶汤

第7—8泡:沸水,20s、30s

这两泡的茶汤闻起来就甜甜蜜蜜的,喝起来更是如同糖水一般,清甜、柔和,不像某些茶泡到后面以后苦、涩味都出来了。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302667e69236f30402.jpg
78泡茶汤

四、叶底·鉴别

这时我们再来看叶底,叶底可呈现出一款茶最原始真实的形态,以了解这款茶的更多信息。这款茶叶底肥大,尤其是叶片。色泽以青黄为主,偏褐,带清香,轻捏一下,柔软程度尚佳。有一定含量的嫩梗,都是有助于茶叶后期的转化。

http://img.edaocha.net/userfiles/image/20160810/10063036625632cb0a6563.jpg
叶底

总结:这款茶小编觉得根据冲泡的次数和时间,茶叶滋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前3泡。前三泡每一泡的感受都不相同,像是每一泡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体验让人觉得十分奇妙。如果是一个有好奇心的人喝到这款茶,一定会想继续喝下去,继续探索这款茶的滋味。而如果是一个比较性急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款茶略微奇怪,不愿意继续喝下去了。而第二个阶段为第4泡到第8泡,整体凸显了这款茶的特点,汤中含香明显,茶汤厚度好,口感柔和、顺滑,有喉韵。尤其是不苦不涩,柔和清甜的茶汤滋味相信会是大众喜欢的口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