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笔记:《祖父的园子》观课日志

(2020-04-26 11:04:52)
分类: 学习情况

文字里流淌的深情

——《祖父的园子》观课日志

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   王东冰

“空中课堂”集结团队的智慧吹开2020年春季开学之花,老师成了班级中的一员,和同学们一起采花酿蜜。作为一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一节课采撷一位名师的风采,更是一次次汲取专业素养的契机。3月5日上午8:30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祖父的园子》上线开播,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程洁老师执教。程老师曾是我国培班同学加好友,隔屏相见,亲切如初。

课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中的植物、动物以及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祖父的园子是“我”自由快乐的精神家园阅读教学是我探究二十多年的课题,在新教材新课标中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呢?本着如此目的,盘点收获。

一、寓情于景

关注理解。程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文本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体现,对教材文本的处理尊重作者的原意。文本解读深入浅出,理解课文内容设置学习目标“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能从文中对景物、活动的描写中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依据目标设计主问题“祖父和作者在园子里做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园子里的景物(1-3自然段及15-19自然段),学生批注读出花园、果园、菜园、昆虫的家园……园子里的活动(4-14自然段),从祖父教“我”识别狗尾草和谷穗时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了“慈爱”;从“我”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读出了“自由、快乐”。提问的策略将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成两大板块,学生在景中徜徉,在活动中身临其境,亲情的温馨和大自然的惬意令人流连忘返。诠释了“教学策略的制定遵循文本内容,才是根本。教学方式的选择符合文本内容的需要,才会有效。”

二、情何以言

关注表达。阅读教学在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更应重视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祖父的园子》一文中祖父的慈爱、作者的自由、快乐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句群中突围,出示课后练习中的例句1.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2.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也没有人管。

正如程老师启发学生:“同学们,还有哪些景物描写好像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引导学生找出类似间接抒情的句子,研读感悟运用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语文教学,如果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表白内心,这些语言文字有何价值呢?要让语言文字生发生命长出灵魂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